•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信息披露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信息披露
  • A5:机构动向
  • A6:资金观潮
  • A7:市场趋势
  • A8:市场评弹
  • A9:数据说话
  • A10:市场纵横
  • A11:信息披露
  • A12:车产业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9 18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9版:数据说话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9版:数据说话
    数数说说
    “物联网”概念横行
    炒作主力是游资
    年化收益达20% 投资基金贵在坚持
    部分连续上涨或连续下跌个股一览
    部分成交量突增个股一览
    富赢领航值居前个股一览
    部分远离当日成本个股一览
    部分主动增仓个股一览
    从基金持股换手率分析:趋势投资仍是基金主要风格
    富赢资金雷达值居前个股一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物联网”概念横行炒作主力是游资
    2009年09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雪 钱晓涵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张雪 钱晓涵 ○编辑 朱绍勇

      

      一个“物联网”,搅得A股市场热血沸腾。以远望谷、厦门信达、新大陆等为代表的概念股全线涨停,有人甚至预计此轮“物联网”行情可以与当年的网络股行情相媲美。不过,昨日的龙虎榜却显示,市场主力机构投资者并未大举参与此题材,炒作主力基本为游资营业部。

      公开资料显示,厦门信达控股公司信达汇聪是一家专注于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完全自主的射频识别知识产权专利。RFID正是“物联网”的关键领域,因而厦门信达得以正式“入网”,且身价飚涨。

      截至昨收盘,厦门信达涨至9.7元,三天三个涨停。深交所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昨天没有机构专用席位追涨厦门信达,其买入前五名席位分别是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建设八路证券营业部、东吴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文晖路证券营业部、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昌胜利路证券营业部、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中北路证券营业部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北一环路证券营业部。其中,中信建投武汉市建设八路证券营业部买入卖出金额大致相当,分别位2631.5万元和2808万元。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该营业部资金对于厦门信达后期走势分歧较大。

      昨天上榜的“物联网”概念股还有东信和平、振华科技等。个股虽然收盘涨停,但同样没有机构席位上榜。

      中投证券研究所认为,近期极度火爆的市场表现具有炒作的成分,短期对相关公司的业绩不构成实质性影响。从长期来看,如果相关的牵头厂商能在国家的支持下,在技术、市场方面扎扎实实持续做下去的话,那将带动包括电子元器件、信息设备、信息服务、信息软件及集成、3G通信服务等大信息产业的新一轮浪潮。

      也正是由于不少行业研究员看好物联网的长期发展前景,不少私募都十分看好此题材,认为“故事可以讲得很大”,甚至预计,此轮物联网行情将可以与当年的网络股行情相比。不过记者采访的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并没有表现的如此乐观,将此轮“物联网”行情定义为大盘修正期间的间歇性主题炒作。

      “可以看到,近期涨幅居前的大部分股票,都不是基金重仓股,业绩也一般,因此前期的炒作机构基本没有参与。不过我觉得这虽然是炒作,但空间或许会很大”一位券商投资人士表示,机构参与的话,也只会选择有业绩支撑的品种,但不会大规模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