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信息披露
  • 3:要闻
  • 4:市场
  • 5:公司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9:金融圆桌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特别报道
  • 14:股民学校
  • 15: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6:公司巡礼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投资基金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9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专栏
    外论一瞥
    打造G20建设性机制 中国应有深谋远虑
    外汇占款短期波动未改长期趋势
    该是脱离出口退税“怪圈”的时候了
    坎特伯雷大主教厉责伦敦金融城
    与其亏本,不如一倒了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坎特伯雷大主教厉责伦敦金融城
    2009年09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俊辰
      李俊辰

      几天前,第104世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博士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时说,他并没有听到来自伦敦金融城的“忏悔”和“道歉”,而政府也没有意识到不断加深的贫富鸿沟造成社会机能日益失调。这是对英国银行家们在本次金融危机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严厉指斥。因为这位大主教并没有认为这场金融危机有缓解的迹象。而且,在他眼中,伦敦金融城的运作一如既往,却并没有吸取教训,但是这场危机却证明了经济问题不能只留给经济学家来解决,许多“业余人员”需要从其他角度来审视伦敦金融城的工作状态。

      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权威,不但是承受了历史事实,更是在神圣大公教会中的圣礼事保持者。今日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有以下的角色:英国特伯雷教区的教区主教、英国国教会坎特伯雷教省的大主教、全英教会主教长以及普世圣公宗的精神领袖。虽然他在会中没有绝对的裁判权,但他的意向,从未为人所忽视。

      一年前,这位英格兰教会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已经加入了讨伐危机元凶的行列。他说,卡尔·马克思对脱缰的资本主义神话的批判是有道理的。

      不过,坎特伯雷大主教的话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因为,没有什么证据显示,英国的金融服务是“贪婪”的。其实,可以对比的对象很多,包括足球运动员和娱乐明星。但是,从金融危机中可以吸取的教训确实很多。比如,从奖金分配制度上,从长期的回报表现来决定应该比短期来得更加合理等等。

      可能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在股市上的一些小跌宕让他出离了愤怒。而他的顶头上司——英国女王却真的是炒股失手。去年金融危机之前,《福布斯杂志》估算的女王的私人资产价值3.2亿英镑,其中个人投资项目价值约1亿英镑。女王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英国的蓝筹股公司,由于股市一路狂泻,有估算说,女王的股票缩水了25%, 英国《每日镜报》曾报道,一年前在由雷曼倒闭引发震荡的数周内,女王的股票就损失了3000多万英镑。现在,政府拨款维持女王官邸白金汉宫等皇家御园管理运作、打点女王公务活动出行等等的费用,也是捉襟见肘。

      政府的专项拨款,自2001年来一直冻结在每年1500万英镑。女王数次打报告说,这点钱实在不够花。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的屋顶亟待修补。一些皇家御园因长年失修已经被英国文化遗产部列为“危房”。今年夏天,女王再次要求每年追加100万英镑。英国议会的“公共账户委员会”经过一番研究,拒绝了女王的要求。

      英国首相布朗上周在利物浦发表的演讲中说,他会“减少开支、增加效率、减少非必要的政府计划以及减少次要的预算”。而如果委员会满足了女王的要求,说不定会造成民怨。不过,委员会建议女王以增加白金汉宫的开放时间来筹款。

      去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伦敦政经学院新落成的造价7100万英镑的新研究院大楼剪彩,并聆听了专家对经济危机形势的分析。女王问主讲的学院管理系研究主任伽里卡诺教授:“如果事情这么大,怎么会所有的人都看漏了呢?”伽里卡诺教授解释说,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只盯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儿,没有看到大局等等……一通解释完了,女王说了句:“太糟糕了!(It’s awful)”。一向出言谨慎、不流露任何个人观点和感情色彩的英国女王,竟脱口说出“太糟糕了”,可想而知事情糟糕到了什么程度!

      金融危机一周年之际,在英国科学院举行的研讨会上,英国最知名的一批经济大腕们反复讨论,最后给女王写了一封长达三页的信,作为对女王去年提问的回答。

      这封“奏折”列举了导致世界经济衰退的种种原因:“人们认为有降低风险的高招”、“心理上的否定”、“独立环节似乎都做得很好,很成功,但整体上操作就出现了严重失衡”等等。信的末尾写道:“总之,陛下,未能预见到危机的到来、规模、严重程度以及迅即做出反应,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因素则在于包括本国的和其他国家的许多聪明人集体缺乏意识到危机的想像力。”

      不过,看了这个英国经济精英们的这份总结,却无法让人踏实。毕竟,汲取教训是重要的,而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才是最让人关注的。

      (作者系英国华人青年联会金融投资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