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信息披露
  • 3:要闻
  • 4:市场
  • 5:公司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9:金融圆桌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特别报道
  • 14:股民学校
  • 15: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6:公司巡礼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投资基金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9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专栏
    外论一瞥
    打造G20建设性机制 中国应有深谋远虑
    外汇占款短期波动未改长期趋势
    该是脱离出口退税“怪圈”的时候了
    坎特伯雷大主教厉责伦敦金融城
    与其亏本,不如一倒了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09年09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奥巴马的经济破坏主义

      《经济学家》9月17日评论

      奥巴马的经济破坏主义

      奥巴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显然违反了他与G20峰会中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在今年4月所重申的承诺。从任何方面来看,这个决定看起来都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这证实了他的批评者们最坏的担心,那就是总统没有能力面对来自他自身党派的特殊利益,并坚持他在竞选中所承诺的中间立场。

      通过施加惩罚性关税,奥巴马迎合了一个单一的工会,而这个工会甚至都不能代表美国轮胎业工人的大部。奥巴马这样做也违背了除这个工会外的其他所有人的利益。美国的轮胎制造者,几乎已放弃了在国内生产低端轮胎,转而进口。现在,消费者将因需要支付更多而受到沉重打击。发动机和加油站贸易也将受到损害。美国轮胎制造业的就业不会有什么好转:在从中国进口遇阻时,企业会从低成本的印度和巴西进口廉价的轮胎。

      一位弱势总统被推着向左转向的迹象有可能使投资者担心,在控制庞大的赤字问题上,他是否也同样软弱,而这将吓坏那些债券购买者,正是这些债券为庞大的赤字提供资金支持。世界上头号债权人和头号债务人之间贸易关系的恶化足以让世界上任何银行家都睡不着觉。

      除了国债,美国需要中国的地方还很多。气候问题、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目前亟待解决的议题都离不开中国。在相关的贸易法律下,奥巴马拥有绝对自由裁量权,能够不以整体经济利益或国家安全的理由施加被提议的轮胎关税。鉴于每件事情都处于危急之中,奥巴马现在的决定等同于恣意破坏公物的行为。(张金翠 编译)

      给发现新油田泼点冷水

      《金融时报》9月17日社论

      给发现新油田泼点冷水

      最近世界许多地区都传出了发现新油田的消息,这令石油公司很陶醉,但该是给他们泼泼冷水的时候了。

      两周前,英国石油公司(BP)宣布在墨西哥湾发现了一个巨型油田。英国天然气集团(BG)仅仅在过去十天就在巴西近海的盐层下发现了两个油藏。近期,美国石油集团阿纳达科石油公司公布了在塞拉利昂近海维纳斯勘探井获得的积极钻探结果。其重要性不在于维纳斯的产量,而在于它暗示了这一地区发现油田的潜力。

      其实,石油工业的所有数字,从发现油田的机会到储备的规模都是不确定的。对于在领海发现石油的国家来说,石油是恩赐还是诅咒,取决于它如何被使用。巴西正在向石油出口国艰难转型。西非更加困难。虽然海岸油田比陆地上受到的实质干扰少,但管理大规模资金流入的问题是一样的。对西非国家来说,这些问题很可能是尖锐、危险的。

      新油田的发现,可能为局部地区带来很大改变,但不能改变全球的趋势。它们比上世纪发现的油田要小得多,如今这些老油田仍在产油,只是规模逐渐萎缩,如加瓦尔油田,它是世界最大的油田,发现于1948年。

      世界仍继续驶向石油紧缩,但其原因不一定是石油的自然稀缺性,还因为低投资和过长的开发时间,这些都令石油产出不能满足需求。要避免石油紧缩及其经济后果,效率和政府节约指令比发现新油田更可依赖。

      (贺艳燕 编译)

      《朝日新闻》9月18日社论

      气候谈判会是鸠山政府的机遇吗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将于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此次峰会最大悬案在于,继《京都议定书》之后,就防止地球变暖能否达成新的国际框架。新成果的取得将为12月在丹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成新协议铺平道路。然而,新框架谈判一直陷入僵局。

      谈判僵局孕育着日本新政权的机遇。在9月7日朝日新闻社主办的地球环境论坛上,鸠山由纪夫提出新的中期减排目标——到202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25%。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相比自民党政权,新政府在环境外交方面态度积极。此次峰会是鸠山新政权大力推进积极外交政策的绝好时机。民主党希望借高减排目标向世人彰显日本政权更迭所带来的崭新景象。

      然而,树立新形象并取得务实的成果并非轻而易举。鸠山能够实现25%消减目标的前提仍然在于必须得到主要国家的响应,所以,日本必须加强外交努力,与欧洲鼎力合作,同时极力争取美国和中国的认同。

      另外,日本必须提出一个统筹兼顾的目标,即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推动低碳型经济成长,另一方面敦促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为了将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援转化为日本企业的商机,日本在新框架设计的规则制定阶段就应发挥领导作用。(梁宝卫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