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融资
  • 10:调查·公司
  • 11:特别报道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信息披露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趋势
  • A8:市场评弹
  • A9:数据说话
  • A10:一周策略
  • A11:公司巡礼
  • A12:特别报道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2009 9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创业板:
    激励与严控须双管齐下
    中国经济复苏关键看能否破解三大失衡
    中国出口导向路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
    欧美为保护主义披了件新外衣
    从一个惊人比例看内幕交易“新功能”
    储蓄不保 美国人晚退休成趋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美为保护主义披了件新外衣
    2009年09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成夫
      潘成夫

      次贷危机爆发后,西方有一种理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出口型经济体对美国保持大量贸易顺差,而这部分顺差再回流到美国金融市场,助推了金融泡沫的形成。在G20匹兹堡峰会召开前夕,英国《金融时报》称,美欧要在峰会期间发起旨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努力,美国官员希望达成一个框架协议,就如何解决导致本次危机的各种失衡、就追究彼此责任的程序达成共识。联系到美国政府近期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美欧的动作,难免让人担忧其以解决经济失衡为名,行保护主义之实。所谓“追究责任”,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授权,为贸易保护措施合法化。

      全球经济失衡由来已久,以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为主要特征。美国的贸易逆差早在2000年已达到4546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总量的4.57%,2008年更加达8402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总量的5.81%。事实上,美国的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一直都相当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达3%以上,只不过近年来数额扩大,比例有所上升,而中国恰恰在美国逆差中占了比较大份额。

      可见,美国贸易逆差由来已久,并非是因为中国近年的大量出口所致。甚至可以说,贸易逆差本身就是美国自身的问题,即使人民币大幅升值,甚至完全退出美国市场,美国也无法做到贸易平衡,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也会占据美国市场,这是由当今的国际分工所决定的。其道理与奥巴马对中国轮胎征收反倾销关税一样,美国的轮胎市场份额最多也只是转由其他国家占有,对美国贸易差额几乎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退一万步说,假设真的可以允许各国采取“追究责任”的措施,美国就能够实现贸易的平衡吗?危机之后,大手大脚惯了的美国人开始增加储蓄,美国贸易逆差一度减少,这种情况是否可以持续呢?即使在增加储蓄的情况下,美国每月的贸易逆差仍然高达300多亿美元。历史上,美国的贸易逆差与美国财政赤字的相关性一直很高,而当前美国的财政赤字还在不断扩大,财政赤字扩大意味着政府净负储蓄的扩大,这只能反映在美国的贸易逆差上。美国降低贸易逆差的关键在于减少财政赤字,可这在当前是可以做到么?

      再退一步,目前哪个国际机构能够肩负起监督全球经济失衡的重任呢?是国际货币基金(IMF)吗?IMF在危机中获得了巨额的资金支持,但是这并不表示其代表性和合法性就得到了增强。以美国目前具有的一国否定权、美欧等发达国家不愿意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来看,IMF的公信力仍然让人怀疑,由其行使汇率监督权根本无法让世人信服。

      毋庸讳言,经济失衡的确是经济危机的一个原因,也确实需要好好解决。但是,现实情况更有可能是,美欧可能会以此为借口推卸酿成金融危机的责任,拒绝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出妥协和让步。因此,对于以治理全球经济失衡为名,变相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可能性,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坚决反对这种尝试。

      套用没有人比美国更关心其财政赤字的话,实际上也没有人比中国更关注自身经济结构的失衡。但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失衡治理是个长期任务,经济失衡需要讨论和解决,但不应成为匹兹堡G20峰会的中心议题。如果美、欧将其作为中心议题,无疑偏离了峰会的主旨,而如果作为一个手段为其保护主义张目,那就更大错特错。

      毫无疑问,中国也要加快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尽力提高国内消费率。我国政府已采取了很多措施,大幅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笔者特别要提出的是,结构调整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即使我们走出了经济危机,结构调整的力度仍应加大。而且,我国结构调整的努力应力争取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理解,以免授人以柄。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