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价值报告
  • 3:要闻
  • 4:焦点
  • 5:财经中国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中小板
  • 12:广告
  • 13:调查·产业
  • 14:特别报道
  • 15:调查·市场
  • 16: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2009 9 2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焦点
    联合国邀各国元首纽约“说碳” 中国是主角
    “民工荒”倒逼
    产业升级提速
    低碳经济细分行业各有千秋
    面对碳关税,樊纲建议中国“先动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联合国邀各国元首纽约“说碳” 中国是主角
    2009年09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
      本报传真图
      当地时间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举行,旨在为今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大会达成协议铺平道路。

      国家主席胡锦涛21日在纽约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时表示,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大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我们希望这次会议取得成功。关键是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主渠道地位;二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三是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并重;四是坚持互利共赢、务实有效的原则,推动各方就开展资金和技术合作达成共识,特别是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并建立有效的技术转让和推广机制。。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

      全球各国高度重视

      作为本次峰会的发起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介绍说,这将是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讨论气候变化问题规模最大的峰会。

      据介绍,全球将有近100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本次峰会,其他联合国会员国也都将派代表参加。这充分显示了国际社会对联合国的高度重视,认为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能够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牛犁表示,气候变化作为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得到了全球各国的空前高度重视。“在正常状况下,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一个课题。而在金融危机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气候变化框架组织以往也会定期举行会议,这次只是趁联合国大会举行的同时召开气候峰会。为了召集本次会议,潘基文访问了许多国家,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寻求广泛的支持,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专家指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在急于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同的着眼点。某种程度上说,气候变化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或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牵涉经济、社会、技术甚至是政治方方面面的全球性课题。

      “将来谁在这个领域掌握了主动权和领导地位,就会在经济、社会各方面获得全球主导权。”牛犁说。

      气候变化挂钩多边贸易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但与前任布什不同,现任总统奥巴马承诺美国将带头应对气候变化。

      专家表示,过去几年,欧洲和日本在气候变化领域获得了一定的主导权,而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则有意重新夺回主动。美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从新政府上台后的对华外交中就可见一斑,不管是国务卿希拉里还是财长盖特纳访华期间,抑或奥巴马在伦敦会见胡锦涛时,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都是气候变化问题。

      可以预见,在11月份奥巴马访华时,气候变化仍将是一大主题。而这一次,美国作为G20峰会和联合国气候峰会的东道主,更是希望借此机会扩大在气候变化上的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变相实施贸易保护和设置贸易壁垒的一个工具,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提出的碳关税。

      按照美方的计划,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美方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高额关税。而在欧盟也有类似做法,只不过是通过对特定产品设置进口技术壁垒的形式。

      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指出,从国际趋势看,环境和贸易挂钩的趋势愈加明显,确实对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很大压力。尽管碳关税是违反自由贸易精神的,但现在看来,发达国家已经设定了这方面的话题,气候变化问题似乎已经成了当前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有可能会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尤其是投资贸易领域。

      中国一直扮演积极角色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表示,中国此前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中国向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即中国愿意也有兴趣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扮演积极角色。他对中国在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等问题上的积极表现表示赞赏。

      专家表示,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一贯坚持几个原则:首先,考虑到发展阶段的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需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从历史上看,气候变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发达国家的存量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当初在发展时期,资源价格普遍较低,排放没有任何限制;眼下情况则完全不同,资源成本大幅上升,而国际社会也开始对温室气体排放设定了新的限制。

      “发展中国家需要顺应节能减排的国际潮流,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发展。”牛犁说,而在以往享受了很多特殊待遇的发达国家当前需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并出资帮助后者减少排放。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要求发达国家要承担实实在在的减排责任,设定“可核查的目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以后是否要设定具体的碳排放目标还有待本次峰会和年底气候大会的“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