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海外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股民学校
  • 11:信息披露
  • 12:金融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009 10 1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刺激政策“退出”的路怎么走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选择
    石油黄金与美元 老戏新唱有图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刺激政策“退出”的路怎么走
    2009年10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贺军
      当前有两种退出:一种是“世界的退出”,主要指发达国家从金融救助工具到财政政策的一系列退出措施;一种是“中国的退出”,主要指中国收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及通过紧缩政策来调控产业发展。面对发达经济体经济刺激政策有步骤的战略撤退,中国不能傻等着,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内在结构。否则,中国在下一轮经济政策调整中会变得被动。

      ⊙贺军

      

      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3%提高到3.25%。这是G20成员中,率先收紧货币政策的国家。令人瞩目的是,澳大利亚的这一举措,距G20匹兹堡峰会发表声明仅隔10天!在我们看来,澳大利亚此举,意味着正在激辩的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计划,不是要不要“退出”的问题,而是谁先退谁后退、怎么退的问题。

      然而,“退出”的含义,对不同经济体来说,是截然不同的。

      在我们看来,当前有两种退出:一种是“世界的退出”;还有一种是“中国的退出”。所谓“世界的退出”,主要是指发达国家开始部署和进行的从金融救助工具到财政政策的一系列退出措施;而“中国的退出”指的是中国收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及通过紧缩政策来调控产业发展。

      要理解这一点,还需要回顾一下前不久结束的G20匹兹堡峰会。

      在这次很不寻常的首脑峰会上,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问题,再度被提到很高的位置。虽然G20领导人在会上承诺,将继续实施经济刺激计划,支持经济活动,直到经济复苏得到明显巩固。但有关“退出”的声音,并没有因此变小。

      对于“退出”问题,与会的中方人士表示,政府大规模地介入市场,是在金融危机情况下非常规的行为,有介入必然会有退出。但中方认为,现在谈退出战略为时太早,“因为世界金融还未走出危机的阴影,美国与欧洲的经济仍在下行,现在完全撤出可能会对人们的信心造成影响。”因此,中方的意见是,可以研究退出的时机和方案,同时密切关注大规模介入的负面影响,做好撤出的准备。

      中方的表态,可以说是发达经济体最希望看到的,因为中国如果坚守刺激政策,这对全球经济复苏有着不可忽视的稳定作用。

      然而,发达经济体又怎么做的呢?

      观察全球形势,你会发现,以发达经济体领衔的“世界的退出”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比如,美国财政部在9月18日如期结束针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救助计划。美联储官员正在同18家一级债券交易商讨论用 “逆向回购协议”来收回向经济注入的1万亿美元资金中的一部分。不过,美联储不会在近期内撤回注入银行系统的资金。

      9月24日,全球主要央行宣布,因金融市场逐步恢复稳定,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它们将削减注入银行体系的美元资金。美联储还表示,将收紧资金拍卖的规模和期限,明年1月份之后,将不再通过短期标售工具(TAF)向市场提供短期资金。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表示,将在10月6日之后停止三个月期美元回购操作,明年1月之后停止提供七天期美元资金。

      在中国这次超长的“十一”长假期间,“世界的退出”又出现了新的情况。10月6日,澳大利亚宣布,将其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促使澳大利亚加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澳大利亚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迅速上涨。澳大利亚央行此前表示,担心3%的低利率水平会导致房价过度上涨。

      然而,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并不是只有澳大利亚在担心资产价格问题。挪威、印度、韩国等经济体都对资产价格上涨表示担忧。而中国央行有关人士也曾含蓄地表达过类似的担心,建议货币政策要关注资产价格,过去市场一直认为,明年才会真正开始一轮全球加息周期,但澳大利亚的突然加息很可能会推动这一轮周期提前到来。因为,如果大家都对资产价格上涨感到担心,将会形成世界范围的通胀预期,这将对各国的货币政策调整产生很大影响。也就是说,“世界的退出”可能比人们预料的要快。

      相比之下,“中国的退出”几乎没什么动作。从公开信息看,甚至还没有开始实质性的研究。比如,有官员称,中国经济目前面对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外围经济仍未完全复苏,在此情况下,中国仍要靠不断扩大内需以稳定经济增长,并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

      在我们看来,中国与发达国家面临的退出形势是不同的,退出领域的纵深与手段也很不一样。美欧等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创最深,政府出台了很多金融救市工具来提供流动性和直接挽救金融企业,这些政策是发达国家首先要逐步撤出的。这些政策工具的撤出需要一个前提:全球有稳定的经济复苏环境和市场信心,而中国的不退出表态就是市场最好的稳定器。

      但是,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并没有太多的金融救助政策工具需要逐步撤出,中国能够动用的就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目前形势下,中国的两大政策不可能紧缩。正如笔者过去一向指出的,中国经济的问题源于自身的诸多结构性矛盾——即使不出现金融危机,它们也会发生。

      因此,面对发达国家金融救市政策有步骤的战略撤退,中国不能无动于衷,不能傻等着毫不挪步,而应该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结构问题。否则,等到发达国家的战略撤退基本完成,中国在下一轮经济政策调整中将变得被动。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到时变成一个结构问题依然很多的“擎天柱”——替全球刺激政策的撤退,而独自擎天!

      (作者系安邦咨询高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