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额度信贷巧腾挪
⊙记者 邹靓 ○编辑 陈羽
5167亿元,9月新增人民币信贷再次超出市场预期。从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来看,大中型银行已收紧银根,政策性银行、邮储行、农信社跃升放贷主力。然而,这只是表象而已。
剔除票据贴现置换因素后,各类商业银行9月份一般性信贷投放力度并未减弱。只是迫于资本金约束和监管趋紧的双重压力,大中型银行不得不以种种信贷“腾挪之术”加以应对。
分析人士指出,宏观经济复苏企稳预示着企业正恢复生产运营,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生产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将重生信贷需求。不同类银行面临差异化监管环境和资本金约束的情况仍将持续,预计四季度小银行将进一步显现贷款规模增长优势。
票据置换
央行公布的9月份新增信贷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67亿元,高于往年同期水平。考虑到票据贴现当月减少3517亿元,一般性贷款增长规模实际达到了8684亿元,高出此前市场预期。
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邱志承指出,去年11月以来的一轮信贷激增中累计了巨额的票据贴现存量,今年下半年以来因票据的陆续到期和监管机构对银行资本金约束逐步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以票据置换为特征的信贷增长模式,一般性贷款占比迅速上升,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占比已升至53.8%,进一步调整了信贷结构。9月末,票据贴现余额仍有2.8万亿元,未来仍有较为充足的置换空间。
当月,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当月分别新增贷款1105亿元、154亿元、800亿元,票据贴现的下降规模分别为1817亿、2123亿和95亿元,即其一般性贷款当月分别新增2922亿、2277亿和895亿元。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贷款余额变化并不大,其贷款模式的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票据贴现的置换,从而实现结构型的改善,其票据减少的存量甚至超出了所有金融机构的当月票据余额下降的规模;而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本金仍足以支撑一般性贷款的投放。
信贷转移
除了通过票据贴现置换压缩信贷规模外,大中型银行在新增外币贷款、转移信贷资产等方面的信贷腾挪也不遗余力。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副行长表示,近期外币贷款增长很快,一来是因为商业银行迫于监管要求主动降低信贷增速,二来也是因为外币信贷利率明显低于人民币贷款利率。
随着宏观经济复苏企稳后企业信贷需求持续回暖,不少大中型银行为了给新增信贷腾出空间以维护客户资源,在9月份加大了信贷资产转移。相比今年上半年50%-80%的占比,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显然已经退出信贷投放主力。城商行、政策性银行、邮储行、农信社正担纲重任。9月份,政策性银行、邮储行、农信社合计新增信贷3109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三类机构监管相对宽松,受资本金约束较小,贷款增长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四季度这种趋势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