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特别报道
  • 12:车产业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0 1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场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场封面
    澳大利亚加息对中国的启示
    小银行轮庄放贷主力 控额度信贷巧腾挪
    跃上3000点仅是短线目标
    3000点下蓄势整理
    沪房贷持续高温 打新引发存款波动
    每日关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澳大利亚加息对中国的启示
    2009年10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马 骏
      ■论道

      ⊙马骏 ○主持 于勇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在10月8日突然决定加息,将其政策利率从3.0%提高25基点至3.25%。加息的时间早与市场预期。澳大利亚央行的举动标志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的正式启动。我们估计,澳大利亚的政策利率明年底之前还将上升125个基点。今后的几个月之内韩国可能会开始加息,明年年中欧洲央行将会跟随。针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来说,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启示。

      货币政策应该有足够的前瞻性。要充分认识到,从货币政策的变化到对同比CPI增速产生实质的影响,一般有一年甚至超过一年的时滞,所以不能等到通货膨胀已经达到政策目标再开始紧缩。澳大利亚央行和政府强调 ,货币政策制定必须是有“前瞻性的”,“因为从政策出台到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有一个时滞,而且通胀预期对通胀本身会产生重要影响”。

      澳大利亚央行的决策表明,资产价格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反映函数的重要自变量。在其央行的声明中,特别提到“房屋贷款增速强劲,住房价格明显上升”,作为支持加息决策的背景。对中国的启示是,不应回避将稳定资产价格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内容的现实要求。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是CPI增长的重要领先指数,同时房地产的大幅波动会导致银行和股市等金融领域的重要风险,作为对金融稳定有全局责任的央行来说有必要将调控房地产贷款增长和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货币政策转向时所要求的GDP的增长速度不应定得太高。我们估计,澳大利亚今年的GDP增长速度只有0.8%,明年在2%左右,接近但不到该国的长期增长潜力。很明显,澳大利亚央行的考虑是,货币政策在GDP增速见顶之前就应该转向,理由同样是从货币政策到对实体经济起作用有一个时间滞后。在中国,如果等看到同比GDP增长飙升到12%再开始紧缩,则就已经晚了。笔者认为,为了避免大起大落,中国在同比GDP增长速度达到10%,CPI 通胀达到1.5%时,只要通胀的趋势还是继续上行,就应该开始采取小步走的进入加息周期。

      不要过度担心“如果中国早于美国加息就会导致热钱流入”。澳大利亚由于没有资本项管制,在其加息以前就有大量的以套利为目的的“热钱”流入(这些投机者用极其低的利息借美元来换成澳币享受利差),从而将澳币对美元的汇率在过去六个月内推高了近50%,但这没有导致经济和政策上的恐慌。澳大利亚加息之后,这种套利行为还在加剧。但资本流动和货币升值带来的一些问题并不能改变央行以保持物价稳定、防止地产泡沫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导向。在中国,虽然汇率没有足够弹性,但监管当局手中还有很多行政性的手段可以控制热钱,2010年人民币升值也不会像2008年初那么快,存款准备金还有很大的上调空间可以用于对冲,所以没有必要过度担心热钱流动带来的风险。另外,如果中国的货币政策(比如通过两三次加息等)能有效地稳定房地产市场,将年均房价格上涨幅度从15%降至5%,则反而有可能减少热钱流入的冲动。

      中国已经没有在国际排行榜上“过早加息”之忧。由于澳大利亚的领先加息,中国就不会是第一个加息。另外,韩国央行已经公开表示对房地产过热和贷款加速的担心,很可能会在加息排行榜上名利第二。既然加息已经在比中国经济弱得多的国家都已经成为趋势,中国就不再会冒“过早引领世界进入紧缩周期,人为导致经济二次下行的”的风险。

      (作者系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