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信息披露
  • A5:机构动向
  • A6:资金观潮
  • A7:市场趋势
  • A8:市场评弹
  • A9:一周策略
  • A10:人物
  • A11:专 版
  • A12: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2009 10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出口尚不足以成为
    复苏主要动力
    美国重整实体产业 中国需有周全准备
    创业板大问题不在价格而在风险管控
    美银CEO今年“不收钱”
    从货币和信贷变动轨迹看经济态势
    中投出手伦敦地产胜算几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出口尚不足以成为复苏主要动力
    2009年10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赵中伟
      ⊙赵中伟

      

      各项数据表明,我国出口筑底回升趋势已经确立。但出口部门能否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仍要取决于欧美市场的复苏程度、中国出口企业的经营环境、国内经济增长态势以及国际市场贸易保护状况等因素。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7月至9月,出口值已连续三个月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出口值自3月以来连续数月环比增长。二季度以来,沿海出口型企业开工率上升,部分地区出现用工缺口。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新订单、新出口订单、采购量和从业人员等分项指数继续走强。鉴于出口回升趋势和我国经济的复苏态势,市场各方对出口接替政府投资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寄予了厚望。但是,咨询分析当前出口数据和走势,笔者的判断是,以眼下的态势,出口尚不足以成为未来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正处于筑底后的缓慢恢复过程中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为负。前三季度出口总值同比下降超过20%,虽然月度出口值已恢复性增长至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千亿美元水平,但是要期望出口部门在年内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则出口部门必须在第四季度实现年度出口总值的大幅同比正增长。可是,9月出口环比增速虽然加快,进入千亿美元大关后,环比增速能否持续,却让人怀疑。9月出口同比依然呈现两位数的降幅,意味着出口并不能构成目前经济增长的动力。由于去年9月后出口基数大幅下降,今年9月后出口同比降幅将逐步收窄直至转为正值,但是转正幅度将成为市场观察的重点。

      要知道,中国的出口受到国际经济体经济恢复程度的根本制约。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虽然澳大利亚率先加息,宣布经济已经进入了稳健复苏的轨道,但是,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复苏进程缓慢,依然维持低利率水平不变,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长。在这些经济体中,金融机构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都处于修复过程中,信贷违约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依靠债务消费的模式短期内不会恢复,对中国的出口构成约束。体现在中国的出口方面,则是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等生活必需品的同比降幅远小于总体降幅,其他收入弹性大的商品出口相对低迷。

      而中国出口企业的经营环境恐将进一步恶化。中国正面临空前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首要针对目标。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正在密集发生且蔓延到几乎所有行业。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出口企业已经饱受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困扰。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掩盖了上述因素,另一方面上述因素在金融危机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目前,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摆脱衰退,金融危机的冲击不断消减,上述三个因素正在卷土重来。国际市场上铁矿石、原油等资源商品价格正在不断上升;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加剧,来自国际社会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高涨;用工短缺形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口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质上是净出口的贡献,而当前以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正抑制了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必须将进口因素考虑在内。在投资拉动下,大宗商品进口持续增长,在进口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大规模投资的持续,月度进口值有望超过出口值,形成贸易逆差。

      显然,仅依赖直接出口,不能充分发挥出口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除了直接出口外,出口部门的投资以及本部门劳动力的消费,也是出口部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渠道。但是,当前出口部门主要利用现有产能,并没有大规模扩大投资。而且,劳动力正在回补出口部门的就业岗位,相应的消费不会出现同比增长。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