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五天津召开的“2009招商证券论坛”上,“中国经济结构是否应由出口依赖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的话题引来两位业内专家激烈辩论。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金平认为,中国出口依赖性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次世界经济变革中已变得不可持续,出口依赖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已具有主动性基础。而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针锋相对的指出,以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具有三十年成果的基础,推翻搞内需大循环需慎之又慎。
戴金平说:“在我们纳入全球化列车以后,中国在这样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比如说全球生产商,面向的是全球的市场。在面向全球市场里面我发现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对于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而美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市场和它在过去十五年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相关的,实际上是过度消费型。在今天,危机使美国认为这样是不可以持续了,所以美国开始搞国际贸易保护,今天是轮胎,明天是钢铁,再后天可能是水泥。因此说,中国经济依赖外部市场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了。”
她进一步指出,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定时期,当面临外部和内部波动的时候就要进行调整。从现在来看,外部大循环战略确确实实起到一定作用。但从目前发展结构来看,在客观上形成东中西部割裂的现象,大国要发展这种割裂现象肯定是不行的。从外部大循环走向内部割裂性的内部大循环体系,也是世界大国发展的基本路径。
戴金平认为,中国经济的调整已具备基本条件,具有主动性基础。因为知识性和技术性劳动力提升,这使得中国目前的优势比东盟其他国家提高了一个档次,企业家在不断完善当中诞生,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形成日益强大的资金能力。之前金融市场需要巨大的外资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现在创业板的推出是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快速发展,形成在中国内部储蓄转化的内在机制。
而屈宏斌则强调了谨慎对待“调结构”的重要性。
“现在大家普遍都说结构调整,似乎我们过去发展的路径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不调整就不行,我个人觉得要慎言。中国过去取得了30年的高增长,这是全人类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我们现在的困惑是什么呢?我们现有经济理论也好,书本知识也好,思维方式也好,解释不了这种增长,所以我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屈宏斌表示,“我还没有发现一个现成的理论,说以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就不如以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根据增长理论,可持续不可持续主要看你有没有找到生产率可持续增长的源泉,我觉得这个还是主要的。而且大循环理论是讲三十年成果的起点,慎言把这个推翻掉搞内需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