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价值报告
  • 6:财经海外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特别报道
  • 10:公司
  • 11:公司纵深
  • 12:广告
  • 13:公司前沿
  • 14:公司·中小板
  • 15:调查·产业
  • 16: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
  • B124:信息披露
  •  
      2009 10 2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评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市场评弹
    送别解禁最大洪峰 有望迎来跨年度行情
    政策退出或成为
    “最后一只靴子”
    信用债高利率发行的背后
    大单追踪
    最新评级
    个股超市
    金融股在行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用债高利率发行的背后
    2009年10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浩子 ○编辑 杨刚
      ⊙浩子 ○编辑 杨刚

      

      随着通胀预期、货币收紧等因素的干扰,信用债发行市场近期频繁出现高利率债券,甚至还出现了上市公司卧龙电气由于无法承受过高发行利率而主动放弃发行公司债的特殊事件。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归根结底缘于信用债市场高利率发行与信贷市场低成本贷款资金投放之间的矛盾。

      以卧龙电气这样的地方性龙头企业为例,如果发行五年期公司债,则其融资成本估计在8%以上;但如果是五年期信贷资金,则其融资成本估计在6%附近,两者年利率相差2%,五年不计算复利就是10%。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这个财务成本的差异占企业经营利润率的比重过大了。因此,权衡利弊后企业肯定会偏向具有价格优势的信贷资金,特别是当前宏观经济还处于复苏的初期,生产型企业对于新项目或扩大产能的投入相对谨慎,由此对于补充资本金的需求较低。

      不过另一方面,自9月份以来,以房地产公司为主的高收益信用债集中发行,发行收益率不断创出新高,远超同期贷款利率水平,这种高利率信用债立刻成为市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从发行形势看,这种高利率债逐步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发行额度越来越大,比如富力地产的发行量达到55亿,泛海建设的发行量达到32亿,更有一些“中”资头地产公司利用集团公司融资额达到上百亿;二是发行期限越来越长,一年变三年,三年变五年,等等,基本已经忽视了融资成本或者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的问题。

      房地产公司追逐发行高利率信用债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房地产公司吓怕了。经历过2008年那次紧缩的房地产公司都明白,保持长期流动性是如此的重要,特别是明后年有可能重新面临紧缩的情况下,维持流动性是房地产企业生存的首要任务。

      第二是房地产公司对于土地储备和项目资本金的需求。随着近期房地产市场“国进民退”的洗礼,政府出让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推高了房地产项目的初始资金需求——支付土地款和补充资本金,这些是信贷资金无法达到的目的。

      第三是房地产公司对于信贷资金利率上升的预期升温。房地产公司对于通货膨胀的敏感性处于各个行业的前列,但凡房产销售出现持续“量价”井喷的形势,说明经济离高通胀已不远了。高通胀意味着高信贷利率,显然最近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已经引起了部分房地产公司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