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产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广告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特别报道
  • 9:特别报道
  • 10:上市公司
  • 11:上市公司
  • 12:财经海外
  • 13:观点·专栏
  • 14:公 司
  • 15:公司纵深
  • 16:公司前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市场趋势
  • A5:市场评弹
  • A6:数据说话
  • A7:市场纵横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2009 10 30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市场评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市场评弹
    伯南克的弦外音:转嫁美元贬值压力
    创业板交易“秘诀”
    冷静思考谨慎操作
    三大影响不容忽视
    大单追踪
    最新评级
    个股超市
    观察货币政策变化的窗口
    “退出”阴影在作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伯南克的弦外音:转嫁美元贬值压力
    2009年10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华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 胡宇
      ●中国高储蓄具有诸多客观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储蓄率并不是以居民储蓄占多数,因此,在现阶段看,依靠刺激老百姓的消费来增加经济复苏和增长仅是一个方面

      ●即使中国人加大消费力度,也改变不了美国人依靠借债消费的生活习惯,且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出口企业的艰难转型

      ●从中国的角度而言,人民币如果继续升值将刺激外资流入中国,资产泡沫又将有继续扩大可能。一旦美元停止贬值,外资们又将流出中国,这样的结果将让中国“重温”日本和美国资产泡沫的历史

      ⊙华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 胡宇

      ○编辑 李导

      

      伯南克最近表示,亚洲经济体应将重点放在增加消费,同时,他警告说,亚洲正面临资产泡沫的风险,需要通过“更灵活的汇率”来应对。从伯南克的发言中,至少可以看到两点弦外之音。

      

      把高储蓄转为消费力

      中国可能还没准备好

      第一,伯南克坚持亚洲国家可以通过增加消费,来改善目前全球经济的失衡。言下之意就是,以前亚洲国家通过出口并依靠美国过度消费赚来的钱,现在该还给美国了。从伯南克个人乃至整个美国的角度看,中国高储蓄率与美国的低储蓄确实相形见绌。但是,中国储蓄率的相对较高具有诸多客观原因。首先,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普遍爱储蓄,因此,中国高储蓄率的条件为投资拉动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普遍不高的现状,尤其在房价居高不下、医疗及教育消费等仍需要进一步保障的情况下,老百姓不可能大力消费自己的养老钱和救命钱。再次,国家信息中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储蓄率并不是以居民储蓄占多数,更多的是以企业和政府储蓄为主。因此,在中国现阶段看,依靠刺激老百姓的消费来增加经济增长仅是一个方面;相反,以刺激企业投资及增加政府支出对拉动经济增长可能更为有效。

      然而,即使中国人继续加大消费力度,也改变不了美国人依靠借债消费的生活习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除了消费的不可持续性以外,更重要的还是出口企业的艰难转型。众多研究表明,中国经济不能靠走低附加值的老路来促进出口。

      

      若靠升值挤压资产泡沫

      很可能是“慢性毒药”

      第二,伯南克认为,针对资产泡沫,亚洲国家应该采取汇率调整的方式来规避风险。笔者认为,伯南克的上述表态恰似给饱受资产泡沫之扰的亚洲国家们开了一剂“慢性毒药”。很显然,从中国的角度而言,人民币如果继续升值将会刺激外资流入中国市场,资产泡沫又将有继续扩大可能。一旦美元停止贬值,那么外资们又将流出中国,溜回美国,这样的结果将是让中国“重温”日本和美国资产泡沫的历史。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日元的升值推动了日本资产泡沫的最后疯狂,导致日本经济出现了至今为止仍未恢复元气。当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推动了国内资产泡沫的蔓延。随着房价的畸形上涨与股市指数的再创新高,当前中国资产价格又面临新的挑战。然而,资产泡沫的萌生并不会因为人民币继续升值而受到抑制,恰恰相反,只有人民币贬值才能导致资产泡沫的减少。与此同时,中国货币监管当局也已加大了对资产价格的重视,未来有望通过多种途径来调控目前较宽松的货币供应。

      

      升值对复苏和增长的

      危害很严重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如果人民币再度升值可能对经济复苏及增长的危害更严重。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将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包括:1、升值对中国实际GDP增长的负面影响;2、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表现在“升值降低进出口品的人民币价格,从而出口下降、进口增加”;3、人民币升值对就业不利;4、人民币升值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极小幅度(2.5%)的升值会导致城镇居民消费上升,但如果加大升值幅度,将使城镇居民消费下降;5、而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任何升值都是不利的;6、人民币升值对不同部门的影响不同,受冲击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通过出口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赚取了血汗钱,积累了一定的外汇储备,目前却正面临着美元不断贬值导致外汇资产不断贬值的风险。可以预计,未来伯南克们可能还将不断变换花样,把现在由他们承担的美元不断贬值的压力转移到人民币升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