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邱家和
“半亩方塘” 声色具备
在展览大厅里,作品呈现为三个单元:一组是对墨荷画稿或摄影作品进行PS制图处理,然后喷绘的作品,模仿和传达了笔墨与宣纸的古典魅力,将西方的绘画肌理和中国的笔墨传统合二为一,营造了一种介于素描和写意水墨的绘画效果;第二组是蚀刻墨荷及书法影像:草书的朱熹的《观书有感》经过动漫、声像处理后成为影像作品投影到地面而形成“半亩方塘”,四周则悬挂着经过蚀刻的墨荷铜版;第三组是他的近作,由钢筋铁皮焊接而成的残荷,融合了雕塑、装置、影像、灯光等诸多艺术元素。
有趣的是,这些作品可谓声色兼备,都围绕着荷花这个主题,但采用的材料都与笔墨纸砚无关,诸如数码版画、金属蚀刻绘画、金属雕塑和投影录像等,其整体视觉效果中却渗透出浓厚的水墨美感和东方情怀。
从北到南推动水墨
为什么艺术家会对水墨意蕴如此痴迷?正如董小明向记者所透露的,这与他的职业生涯有关。他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美协工作,负责组织全国美展等工作。当时他们要筹办国际性美展,就选择“中国画”为主题,在确定展览名字时对命名为“中国画”还是“水墨画”有争论。“最后我还是决定叫‘水墨画’。因为展览不能叫国际中国画展,只能叫国际水墨画展。”
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对水墨的思考,认为水墨是最能代表中国的画种。当时举办了中国的第一次国际美术展,即1988年的北京国际水墨展。展览提出了许多课题,董小明也从此开始了水墨创作。此后,1991年他到了深圳,着手筹办国际水墨画展,1992年在深圳举办了第二届水墨双年展。他说:“像第一届双年展一样,第二届也是由中国美协与中国画研究院主办。当时想把双年展办成常设的展览,最后直到1998年才正式举办,并按照国际惯例以一个城市为依托,命名为‘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其组织架构与原来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以深圳市政府主办。”他成了双年展的总策划人。他强调,双年展旨在推动中国水墨走进当代、走向世界。
夜深人静时分的对话
伴随着这个过程,董小明提出了一些关于水墨的研究课题,并引发了他自身的水墨画创作。他说:“每天夜深人静时,我用水墨来洗涤心灵上被一天繁杂纷扰的事务蒙罩的尘埃。开始时我把画水墨当作是与自己的对话,珍视为在精神上留给自己的半亩方塘,没有展览和出版。正因如此,作品犹存一丝文人画的气息。”
1999年,联合国总部邀请董小明做一个关于中国水墨画的演讲,由此促成了他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董小明墨荷展》。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几乎坚持每年应邀在国外的美术馆办一个小展览,展示的都是墨荷题材。“近年来,我较多思考传统水墨在当今文化语境下的生存状态和拓展其表现域及表现力的问题,开始尝试用一些新的材质、工具和方法做水墨,有些作品的形态离开传统水墨画样式就越来越远了。”他说:“我只是试图用今天的观念和方法,理解、阐释传统水墨画的内涵和美,希望它们能在艺术的当代形态中得以传承。”
跨界的挑战在于学习
董小明在工作中有机会全面、及时地了解与把握当代艺术的新观念、新材料与新方法,而他对创作,也始终保持着一种实验和探索的态度。他表示,这次展览的作品就是一种实验。他还向记者表示,他的跨界探索是很自然的,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学习,因为跨界探索就会遇到许多问题,没有成法可依。
董小明还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国际性设计展览的策划与组织工作。他表示,这也对他的创作带来了影响。近20年来他在国外考察时对设计与艺术的关系有了新认识。他认为,艺术设计在中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出现的。传统的观念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艺术看得很高,把设计仅仅看作一种工艺美术。其实,进入现代社会后,设计对艺术的反作用越来越重要,设计与艺术可谓相得益彰、互为因果。在深圳的文化发展中艺术设计是一个亮点。在推动深圳设计文化发展中,他提出了‘设计水墨’的课题,还办过两个展览。他表示:“我觉得设计是最新最前端的艺术,和水墨这种最古老的艺术互相撞击,既可以给水墨创作注入新的资源,也可以给设计输送资源。”
人物简介
董小明,生于香港,自幼在上海学画,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和版画系。现任深圳画院院长、深圳市文联主席、市文化局艺术总监。历任全国美展总评审委员,并担任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执行主席、总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