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肯定地说,这部讨论“中国企业的管理迷失”的作品是把着力点放在“突破性思维”上的。思维本是线性的,必须在分析比较中才能被运用,而分析比较就可能会离真相越来越远,所谓“一尺之锥,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突破性思维就是突破了思维的线性维度,应该是跳出了思维的模式,突破了思维模式就是回到思维的“根”了。
思维的“根”是什么?是意识,而意识的本质像镜子,如《庄子》所说,其特性是“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缙云山道家实证体系把意识的这种功用表述为“整体意识,良性意识,颤抖意识”,统称为人生修炼的“三大意识”。
“整体意识”强调的是“知”的完整性,是“知足”的状态。这个“知足”不是平常人们说的“小富即安的知足”,而是清楚、完整、全然了解事物运动变化的实相。用现代的话说,好比是启动内心导航系统,精细的觉知到周围事物及环境变化,整体把握预示变化的蛛丝马迹。
“良性意识”是一种“知止”的状态,也就是面对正在发生的任何缘起,都全然接受,弗排斥,弗拒绝,弗选择。“知止”的要点在“知”而不是在“止”,“知止”是一种修为,而“止”则是自动的或者说是自然而然的。《庄子》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知止”是倒过来,要以无涯随有涯,那就没有“殆矣”。“无涯之知”止了,止在哪里?止于至善!至善就是恰当其“时”,恰当其“位”,也可以说就是“现场”实相,至善是无量因缘和谐于某个位(现场)的那个此时此地,而这个和谐又是动态的随时随地的。
“颤抖意识”是不执著的状态,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状态。身体或组织的每个细胞都是鲜活的。也就是整个系统的末梢被充盈着,最远端的信息畅通无阻,整体循环饱满,时刻洋溢着鲜活与生动。充盈末梢不同于现代管理学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和“组织结构扁平化”,充盈末梢的势能来源于“节奏”,只有先找到自身与天地相和的韵律,才能再由此拓展到家庭、团队、企业与社会环境万缘的和谐韵律。
这“三大意识”合起来就是描述《庄子》“至人之用心若镜”的全息境界,也可以说是“精满、气足、神旺”的状态。这时用思维而没有思维的局限,知局部而不存在被局部的刺激所误导。这才算有点“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的味道。
我们倡导的东方管理学的研究,正是试图通过这“三大意识”的实证实修,来帮助管理者回归到认知主体的“根”。重点不是管理对象,而是管理主体。也就是收回目光向内,专门解决管理主体自身的问题。在东方管理学的实证体系中,没有理论,没有模式,只有在实事中求是的挥洒自如!通过人们对管理之道的修炼,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通过管理对象开发管理能力。
《答案永远在现场》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命题,以突破性思维来提示人们时刻保持“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警觉,从而走出流行管理理论一再刺激人们追求做大做强的致命误区。
人们之所以非常容易被刺激到“做大做强”的泥淖中,从东方管理学的角度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做大”、“做强”存在误解。就做大来说,无论是可行性还是必要性都值得推敲,因为“做大”受到无量因素的制约,必须量力而行。况且那个“大”也是相对的。而“做强”就不一样了,什么是强呢?《道德经》解释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即战胜别人算作是有力,战胜自己才算是“强”。实践证明,任何组织或个人最后都是败在自己手里。战胜自己的自强不息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战胜自己什么?战胜自己的妄想、虚荣、贪婪、情绪化、急功近利及恶性膨胀的野心等等。做强是自己的事,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都应该也能够“做强”!因为他们都是应运而生的、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力优势及环境优势。区别只在于了解和不了解,会用和不会用。
《答案永远在现场》把“嫩芽拱开地墒露出尖尖角的力量”表述为“不受什么条条框框束缚,不找借口,遇到问题就着手解决的地头力”。确实相当精彩。认为地头力是不靠记忆或经验得来的知识,是一种现场瞬间反应的能力,一种从零开始的思维突破能力。地头力又是一种历久不衰的行动能力,尤其是在未知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现今这种环境变化剧烈、过往经验未必能保证未来成功的情况下,更显得重要。
管理之道的实证实修原本就不是要告诉人们答案是什么,而是帮助每个管理者通过修炼如何知道自己在实事的动态中持续地找到答案,帮助人们如何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与时偕进。怎样在实事中求“是”,这里强调的求“是”,必须在实事中求,不是在对过去事物的描述(理论)中求,更不是在对未来事物的展望(包括预测)中求。而对于理论和预测,只能玩味,只能是“居则观其像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那就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本文乃重庆缙云山道教绍龙观住持为《答案永远在现场》所作的序。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