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指的是当一个产业发展到最后,其产业链条上的价值最丰厚的区域往往集中在产业链的两端,由此,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形成了一个两头高、中间低的形状,宛若一个笑着的人的唇形。
据说,该曲线是中国台湾的IT业者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发明的,即以昭示IT产业乃至所有制造业的产业链条的中长期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的中国基金业似乎也在以自己的实践来描绘这个曲线。
仅就最近一个季度以来的基金发行,貌似就有慢慢勾勒出这个曲线的可能。
以发行规模看,今年7月份进入发行的基金可能是规模最大的几只基金,华夏300一举创下247.7亿份的发行规模,刷新了今年以来的基金发行纪录,其后诸多基金,尽管档期密集到“一行八基”的地步,可是个个都还发得有模有样。
指数基金更是发一个红火一个,甚至连老牌已成立的基金业跟着凑热闹,据说一个礼拜募集10来亿也不奇怪,这在刚经历了08寒冬的基金业来说,持续营销做到这个份上算相当不错了。
可指数基金发到10月份,就“瘦弱”得越来越不成人样了。比如新近结束的银华300指数基金募集规模只有6.7个亿,银华怎么也算业内前四分之一排名的大公司,发到这个份上只能说市场的时机不济。
可说到时机,最近的股市却有模有样地走起来了。尽管诸多大型机构在两个月前都认为,四季度很难走出独立行情云云,但美元一跌,流动性膨胀的心思一动,立刻把市场里做多挣钱的心思搞活了。
这点心思注定要反映到基金发行市场上,别的不说,最近发行的几只指数基金,其发行势头据说就比前期要好,借着股市回暖的劲头,再兼之南派基金营销从来就不惜血本的手法,估计基金发行规模怎么也要破个小记录。所以,算上年尾的基金发行规模翘头,这个基金募集的笑脸估计总是要成形的。这不仅是年尾股市回暖的效应,也相当程度上因为着国庆前的基金募集规模太少,少到了远远低于正常水平的地步造成的一种反弹吧。
而这样的基金发行也早就划了另一根“微笑曲线”,就是整个基金行业的规模日益向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大型基金的竞争壁垒已经成就,每次基金发行规模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一方面是小型基金公司的实力的差距日益明显,除非业绩、基金类型乃至时点同时成就,否则规模要一举做大,困难愈来愈多。
这也是行业趋势吧。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基金简称 | 首发规模(亿份) |
南方500 | 32.23 |
上证治理ETF | 10.09 |
华宝100 | 20.09 |
华安180联结 | 11.25 |
交银治理 | 70.9 |
农银价值 | 77.89 |
银华300 | 6.7 |
瑞和300 | 32.16 |
景顺能源 | 9.34 |
诺安100 | 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