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海外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0:股民学校
  • 11:圆桌
  • 12:广告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QDII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11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专栏
    ■外论一瞥
    刺激政策退出需要强化全球协调
    基金老鼠仓: 投资者索赔呼声高
    贸易保护倒逼中国制造业脱胎换骨
    东亚区域合作走强 APEC角色游移
    绿色能源开启新电气化时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09年11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是新企业而非小企业在创造就业

      《华尔街日报》11月5日评论

      是新企业而非小企业在创造就业

      传统观念认为,是小企业创造了美国一半的就业机会,因此,小企业自然成为未来创造就业的发动机。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创造的几乎所有新就业,都出现在年龄不超过5岁的企业中。

      然而,由于监管和经济壁垒,新兴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抑制,决策者需要清除这些壁垒,为新企业的创办和发展提供动力。有四项措施特别突出:

      第一,欢迎那些在我们的大学寻求科学训练的移民。当移民在有资质的大学获得数学、工科或科学学位时,给予他们以永久居留权和工作地位(甚至是自动居民权)。

      第二,将美国大学里的发明家的能量释放出来。目前,大学教授只能获得他所在大学的技术许可才能将他的想法商业化,但这是一种低效和垄断的安排。大学里的发明者应当能够利用他们的技术,只要他们遵守与所在大学之间的版税共享协议。这将使政府资助的大学研究项目更多更快地实现商业化。

      第三,提供快捷易得的资金。奥巴马政府最近已经扩展了中小企业管理局的某些贷款项目,为社区银行提供了更多援助。这些都是正确的措施。

      第四,使公司更容易寻求资本上市。

      (作者:美国考福曼基金总裁卡尔·施拉姆 张金翠编译)

      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把握机会深入协商

      《朝日新闻》11月3日社论

      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把握机会深入协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缔约国会议(COP15)将于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此次会议将通过防止地球变暖的新的国际框架,以取代即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各国办理批准手续均需时间,为了能够从2013年开始实行新的国际框架,必须要在今年年底前达成相关协议。但是,目前的形势不容乐观。

      最大的障碍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根深蒂固的对立。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发达国家认为“中国等新兴国家也必须做出努力”。对此,新兴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丝毫不予退让,认为“发达国家应首当其冲地进行大幅减排。”

      在这种情况下,在COP15之前拿出新议定书,从时间上来说很难实现。为了不让防止地球变暖国际框架出现长时间的空白期,各国必须就新议定书的内容作尽可能深入的政治协商。发达国家必须明确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进而带动新兴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努力减排。同时还必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援。

      从11月2日开始,除在西班牙召开联合国工作会议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以及日美、美中首脑会谈等外交日程也将紧锣密鼓地展开。各国应当积极把握所有的机会,努力进行深入的政治协商。                                    (梁宝卫 编译)

      《经济学家》2009年11月5日社论

      失败的金融企业为何破产要例外

      美当地时间11月1日,有着101年历史的美国主要中小企业商贷机构CIT集团因严重财务问题申请破产保护。这成为美国历史上继雷曼兄弟、华盛顿互助银行、世界通讯及通用汽车后的第五大破产案。CIT的破产保护引发了关于拯救金融失败的争论。

      依托大多数债券持有人所谓的预先打包申请,美国最大商业贷款公司CIT集团(CIT Group)按照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破产法官确定,将在12月8日举行听证会,考虑是否批准CIT集团的重组计划,以帮助该公司在年底前脱离破产保护。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一个新的、背负100亿美元债务的公司将于明年年初重新运营。

      如果CIT能说服法官同意它的计划,它的命运将取决于包括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内的管理者。债券市场的业务面临停滞时,该公司希望将更多的债务转移到其在犹他州的银行中,因为银行可以通过吸纳存款募集更多的资金。但银行仍受到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停止和终止”命令的阻碍,限制了其蓄积存款的能力。CIT希望这项规定能被取消,但正如大家都看到的,管理者“没有心情帮忙”。遭遇此类困境的公司,不止CIT一家。

      奥巴马政府希望国会将管理者的权力转换为规避破产进程和接管陷入麻烦的、大到足以威胁整个系统稳定的借贷人。但是批评者认为,破产对金融公司是不能例外的,因为这样才能为信贷者提供合理的可预测性。奥巴马方案对于哪些信贷者要在何时承担损失是模糊的。同时也使得金援策略干预其中。更糟糕的是,拥有行使权威的官员更愿意遵循一种“安全胜过遗憾”的政策,纷纷接管那些其破产会引起声誉受损而不是危及系统安全的公司。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