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路演回放
  • A6:市场趋势
  • A7:市场评弹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09 11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一周策略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一周策略
    经济数据向好预期支持股指震荡上行
    券商研究显示最具成长性品种追踪
    信息解读
    本周行业看台:电子元器件行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息解读
    2009年11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信息解读

      10月份美国失业率创26年来新高

      方正证券: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19万个,失业率从9月份的9.8%升至10.2%,为26年来最高水平。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美国10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175000人,但是10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实际减少19万人,同比下跌50%,跌幅扩大了18%。其中,建筑业、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就业人数降幅最大。经济学家此前预计10月份失业率升至9.9%,然而10月份失业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10.2%。

      数据表明,在美国经济摆脱深度衰退之际,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还处于底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巨头房利美公司5日表示,在第三季度继续严重亏损之后,公司正再度向美国财政部申请150亿美元救助资金;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6日宣布关闭旧金山联合银行等5家银行,至此全美今年破产银行数量升至120家,创下1992年以来最高纪录。因此,我们认为在政策刺激、企业再库存、去年同期低基数共同作用下,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复苏动力是微弱的,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仍然存在。

      

      我国铜版纸出口被美国双反制裁

      中原证券: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6日初步裁定,对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铜版纸、从中国进口的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征收“双反”关税,即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

      目前我国铜版纸出口量较2008年同比大幅上升,但与2007年相比,中国目前对美铜版纸出口量并无增长,也未获得任何政府补贴,产品出口退税为零,中国对美铜版纸出口价格也高于在国内的售价。中国对美铜版纸出口量不到美国市场总需求的5%,占美国进口总量的12%。这一比率低于韩国的16%,但美国此次并未对韩国提出“双反”调查。

      铜版纸市场已连续两年供大于求,而目前又有华泰、日本王子、金海浆等一批大型铜版纸生产项目落实在建。估计至2010年上马投产后将使国内铜版纸产能翻一番,达到700万吨。后期,尤其是下半年,由于新增产能的投产,以及一旦出口锐减势必转销国内市场,明年国内铜版纸纸市场将面临较大压力。

      

      房地产行业优惠政策或部分调整

      联合证券:2005年以来国内楼市重大量价调整均与政策变动相关,充分显现出国内房地产市场所具有的政策市特征。推动政策变化的则是楼市与宏观经济的紧密关系,也即政策希望调控的并非仅仅是楼市,更是与楼市唇齿相依的宏观经济,反过来宏观经济的变化也将影响到针对房地产的政策。在国内,政策与楼市、宏观经济三者互动格局已日益清晰。

      我们判断在GDP保8无忧,而房价与地价飞涨背景下,2008年底出台的房地产刺激政策基调或将发生一定改变。但由于经济增长中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如出口同比下降仍然超过20%,经济增长依然主要依赖于投资,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仍然重要,房地产优惠政策基调尚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更大概率的应该是对原先优惠政策做出部分调整。比如仍然鼓励首次置业需求,但会要求抑制投机需求,从而使对房地产的政策逐渐转变为较为温和和中性的基调。我们判断一些可能调整的政策环节或许是:营业税减免期限由两年恢复为五年;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贷款利率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调整为0.85倍;按人均住房面积界定第二套房政策将退出,第二套房界定愈加严格。

      随着明年部分房地产优惠政策将退出的预期加强,可能会刺激一些原打算明年置业的需求在年底提前释放,从而导致今年年底成交量出现反弹,但明年一线与二三线城市可能出现量价分化。一线城市由于投资投机比重较高,若明年部分优惠政策退出,投资和投机需求将有部分被挤出,从而会带动成交量出现一定回调,但价格出现明显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二、三线城市由于在城市发展、房地产市场发展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受益于国内城市化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即人口由过度向少数几个一线城市积聚转而流向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再加上二、三线城市的购房仍以本地需求为主,来自国内流动性的投资、投机需求比重较少。我们判断只要明年的政策仍维持温和及中性基调,二、三线城市仍将量价稳步增长。(编辑 姚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