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F财经中国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09 11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别光盯着信贷数据
    奥巴马来了:我们该提哪些经贸要求
    相关风险因素化解后才可推行存量发行
    请问,您与明星同名吗?
    美国经济周期“三弧相切”的寓意
    APEC首脑在新加坡谈什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别光盯着信贷数据
    2009年11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作者系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深圳)投资顾问)
      ⊙陈波翀

      

      每逢央行发布经济数据,信贷数据总是备受关注。传统意义上,通常会把信贷投放等同于市场流动性,因此很容易把信贷数据作为市场的风向标。信贷投放激增,意味着市场资金面相对宽裕,市场向好的概率就自然大一些。这一点可以从年初以来的信贷投放数据得到验证,仅上半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就高达7.37万亿元,对应的上证综指也较年初上涨了62.53%。

      但事实上,信贷数据是担负不起市场风向标这个重任的。

      央行刚公布的10月信贷数据很能说明这一点。

      就在市场预期全年信贷投放将首次超越10万亿元之际,10月人民币贷款仅新增了2530亿元,不仅为年内以来的低点,较9月也环比下降了2640亿元。市场对此一时难以理解,甚至将此看成货币政策即将转向的信号。毕竟外围经济体已经开始在考虑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问题了,澳大利亚央行甚至连续两次加息累计达50个基点。

      对此,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不能忽视季节性因素。统计数据显示,每季度首月的贷款投放通常偏低。比如,三季度首月信贷投放3560亿元,为季度内最小值,二季度首月人民币贷款也仅新增5920亿元,同样低于8、9月的增量。10月为四季度首月,新增贷款低于预期自然不难理解。当我们在分析9月进出口数据超预期之际,就发现了9月因为中秋假期的原因,较去年同期多了两个工作日。因此之故,在审视10月信贷数据之时,还不能忽略“十一”长假的因素。

      其次,信贷数据不应只看数量而忽视结构。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了1576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954亿元。表面来看,信贷投放流入企业的并不多,大部分为居民户增加的贷款。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10月楼市、车市异常火爆,于是居民户短期贷款增加19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6亿元。企业新增的954亿元贷款中,剔除掉票据融资减少的2039亿元,实际中长期贷款增加2725亿元,两者合计新增中长期贷款约4110亿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显然并未减弱。

      最后,M1与M2剪刀差的继续扩大,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资金活期化趋势的延续。10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0.75万亿元,同比增长32.03%,实际较上月末增加了5800亿元,不仅为近年来之最,而且考虑到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仅增加954亿元,M1的高增长显然不是直接来源于贷款投放,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企业效益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也可以从统计局数据中得到验证。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环比增长0.8%,这应该对M1的高增长构成了有效支撑。而10月M2仅增加800亿元,比M1的增量少很多,主要原因就在于居民户存款减少2500亿元。存款的搬家很显然是冲着打新股,或者直接转化为证券账户保证金余额。

      不能把信贷数据作为市场风向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就反映市场流动性的资金面指标,除了贷款外,还应该包括外汇占款。在上一轮景气周期中,虽然央行不断通过加息或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但外汇占款却因人民币升值预期大幅增加,即便央行对商业银行信贷实行窗口指导,流动性仍然支撑了A股上涨至6124点的高位。目前,人民币因长期盯住美元,积累了大量的升值动能,一旦按照市场预期释放,那么必将带来超越信贷投放的市场流动性注入。因此,即便是10月2530亿元的信贷投放,也足以支撑市场的向好。

      (作者系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深圳)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