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8:书评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11 14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4版:艺术财经·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4版:艺术财经·专题
    藏家专场凸显价值发现功能
    藏家是艺术价值发现者
    收藏是一种机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收藏是一种机缘
    2009年11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访香港古典家具收藏家、

      “珍古堂”主人王家琪女士

      ⊙本报记者 邱家和

      

      香港佳士得秋拍,推出“珍古堂”中国家具珍藏专场,共推出13件作16至18世纪中叶的中国古典家具的巅峰之作,估价总值2 千万港元。这是亚洲第一个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专场。美国著名专家、1971年出版过专著的安思远对“珍古堂”的家具收藏高度赞赏,还特地为这些珍藏撰写了图录。为此。记者对“珍古堂”主人王家琪女士作了专访。

      与珍藏朝夕相伴

      与许多藏家不同,王家琪女士与那些珍贵的藏品朝夕相伴。她对记者说:这些家具他们用得习惯,几百年前的宝贝有机会自己用,感觉非常幸运。她强调,买这些宝贝,就是为了它们的美感,真是百看不厌。

      她还透露,她的曾祖父是上海海派画家中著名的王一亭,所以从小看着字画长大。字画讲究精气神,家具也有精气神。最重要的就是看线条,她追求的就是线条。还要想到家具制作时的环境,为什么这么做,这么用?不仅要了解,还要欣赏。她觉得古典家具与今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当时做家具不赶时间,每一件都是用最好的材料,不仅材质好,造型好,而且工艺好。每一件都是艺术品。

      收藏是一种缘分

      她说,上世纪80年代自己买了房子,要装修、买家具。当时一般的家具是三种:红木家具、法国宫廷家具或欧洲的现代流行家具等。觉得红木家具线条不理想,法国的宫廷家具太豪华,而欧洲的现代流行家具则太简单。刚巧看到一些黄花梨家具,造型、材料都很好。当时中国刚刚恢复国际贸易,诸多古董包括古典家具在香港露面,王家琪女士从此开始收藏中国古典家具。

      她表示,那些家具都是从她自己感受的角度选择。每一件家具都是手工做的,肯定有不同,刚开始,有好东西出来就买,每一次都是一次缘分。往往看了半天,跑了二、三家,只能挑一件两件。现在更难找到称心如意的。有的家具感觉好就买。感觉不好的也会念念不忘,会反复看,甚至会在若干年后再看。有的家具会觉得好是好,但不是她最喜欢的。

      经过一段时间后,王家琪才不知不觉有了自己的风格流露。有的朋友看了后说很有书卷气。后来经朋友介绍,安思远来看她的收藏,主动为她撰写图录。

      判断年代看做工

      她说,当时好的东西少,也没有书和图片,关于家具的书就是安思远的著作,还有国内的专家王世襄的专著。她只能看木头、看线条。一次一位老外朋友让我去看他收藏的椅子,叫我评论。我就打了一个比方:喜欢美女是喜欢线条优美的,还是喜欢丰乳肥臀的?中国人造房子做家具都用鲁班尺,看家具就要看大的线条是否成比例。

      她还表示,古董里瓷器、书画都有特别材料,而家具用的木头却只是一棵树,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木头密度高,很少见。用这样的木头做家具,美丽、优雅,百年不变。在各种元素里,最重要的是木头与做工相配合。换句话说做工最重要。中国古典家具就是优秀的手工艺品。而判断年代,最重要的也是看做工。看材料是一个办法,但老木头还是有的;只有工相肯定是有区别的。家具的尺寸、线条,也都可以作为判断年代的依据;另外,要了解东西的来路。眼光要不断地提高。

      对藏家的忠告

      王家琪女士对藏家提出了忠告:

      一要多看多听。多看展览,多听博物馆、拍卖行举办的讲座等。中国文化是相通的,如瓷器的纹饰与家具就是相通的,因此,瓷器、书画的展览、讲座也要多看多听。当时她就是到处看展览,包括国外的家具展览。

      二是多看东西。要了解、比较、鉴别。不仅要自己做功课,还要调整心态:对古董行来说你去买东西那是做生意,不可能100%买到好的,能有8、9成好的就不得了了。一定是错了之后才会进步,要付学费。古董行去得多了,经常去聊天,好东西就会留给你,也能得到许多信息。

      对这次拍卖,她表示希望通过媒体找到一些真正喜欢的藏家,保护好这些好东西,也希望朋友们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