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超市购物,赫然见蔬菜区一块红字大牌“5.6元/斤”,心中好奇这食材是何方神圣,走近一看居然是大蒜头。稍加询问,得知这粗头粗脑的大蒜的身价年内已经暴涨了10倍,不禁感慨不消费不知CPI。
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10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5%,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8%。虽然表面上为负,可是居民感受和分析师通胀预期却未必如此,众多观察人士更相信明年CPI将转负为正。
细加研究,近期大蒜看涨无非几个因素的综合:暴风雪袭击、甲流肆虐、出口回暖、产量缩减、经销商囤积等。其中甲流和出口属于需求方面,其他三者属于供应。俗话说窥斑见豹,从这个小小蒜头我们似乎也能对投资形势有一番理解。
首先是产量缩减。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大蒜出口大幅缩减,蒜商、农户受伤不浅,由于惧怕危机加剧,于是减产成必然之势。孰料峰回路转,今年以来国内需求保持旺盛,而出口量却已经较去年足足上升了两倍,价格焉有不涨之理?
再谈出口回暖。出口好转并不只大蒜,下半年以来,沿海地区民工荒曾经一度引发经济学者的关注,之前由于海外订单缩减、产能过剩,导致各民营企业纷纷闭门减产,然后出口回暖后却要面临开工不足。海关数据显示:1-10月我国对外出口9573.6亿美元,下降20.5%;不过,10月当月出口1107.6亿美元,连续第四个月超千亿美元,同比来看依然下降,但是却引发了各界的乐观情绪:中国出口增速有望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转正,从出口受益的行业自然值得关注。不过海外对中国贸易顺差的态度也非常鲜明:呼吁人民币升值、采取贸易保护。
再说暴风雪袭击和甲流肆虐。两者从供需两方刺激了大蒜的价格,前者导致北方供应吃紧,后者则是近期各大超市被抢购一空的元凶。不过这两者仅属于短期因素,甚至是坊间传闻,对于蒜农虽然是锦上添花,但也容易滋生泡沫,贸然囤货可能潜伏危机。
此外,物价上涨也无法回避资金充裕的影响。今年以来全球央行采取"救市"的宽松货币政策,央行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国今年共计新增人民币贷款高达8.92亿。值得注意的是,7月以来央行宽松政策逐步退出已经为业界所关注,10月份新增贷款更是创下一年来新低。从证券市场的角度,我们预计明年一季度信贷投放可能回升,但是不排除通胀预期下,央行政策发生转向,届时流动性充裕所支撑的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能否维持,还有待观察。
在回家路上,不妨做了一个简单的设想,如果各类大蒜是上市公司,该如何来评估它们的投资价值?譬如从量化投资的角度,在国外,量化投资被称为是"力求把市场洞见转化为投资回报"的技术,在我们对大蒜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应该选取哪些因素作为模型因子?如何取舍它们在价值体系中的权重?怎样构建能真实反映价值的模型,以帮助我们把洞见转化为有效的投资技术?
如此这般经过初步筛选,我更倾向于投资那些个大瓣肥、汁多辛辣、营养丰富、供需稳定的绿色环保型大蒜品牌,因为它们展示出价值方面的优势,而且更受消费者欢迎。至于某某大蒜打着“治疗甲流”的虎皮大旗,应该不会进入价值投资者的法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