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阿廖跑过来跟我说:“我今天刚刚验完车回来,我决定这一年里面不洗车了,等到明年的今天再洗车”。阿廖戒掉了每周花10元钱洗车的坏习惯。我曾对他说:“中国还有多少人在为每天生计之水而挣扎,你却轻松浪费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为了让你的车被其他你不认识的人看上去好看一些,同时还排放了大量的清洁剂,你真该检讨一下自己了”。
同样受我影响而改变生活态度的还有阿杜,他曾是个讲究排场和品位的人。在我的劝说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他改变了出差非五星级酒店不住的坏毛病,转而办了一张经济型连锁酒店的打折卡,每次出差就入住(他戏称自己以后不能再用“下榻”这个词了)在当地100多元一宿的酒店。更重要的是,他并不为此感到“不能见人”,他依然保持着固有的乐观和开朗,他的客户反而对于他的务实精神印象深刻。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自己而感到自豪。
阿杜曾问我,“你也不是一个贫穷的人,为什么那么省吃俭用,成天不知享受,开着一辆老旧邋遢的桑塔纳,戴着廉价的电子表呢?”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为了给下一代留下一个资源更丰富的地球。”他们只觉得我的表态是崇高的,随之也开始了让人侧目的环保行动。我乐于看到他俩的积极变化,虽然我不能肯定地球就此变得更适宜人类居住,但是我明显地感觉到,阿杜和阿廖由此变得更务实,更乐观,更快乐了。许多人因此给我贴上“极端环保主义者”的标签。我却不愿意接受,我觉得我的工作其实和环保人士还有不同,我印象中的环保主义者是背着垃圾袋在风景区的志愿者们。我则是想帮大家戒除那些违背我们内心真实人性的坏习惯,大多数人生活在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中。总以为,开宝马,戴名表,出入高级会所,就获得了成功,就赢得了尊重。这是对人性彻头彻尾的误解。
西谚有句充满思辨哲理的自省:“We buy things we don’t need to impress people we don’t like”(我们花钱买我们本不需要的东西,以便展示给那些我们本不喜欢的人)。看来这是人性共同的问题,大多数人买下那些昂贵奢侈品,维持开支巨大的奢华生活方式,仅仅在于向那些讨厌的人宣示他们的成就。这是错误的,成就不需要这种方法来表达,这种错误的结果不仅造成环境灾难,还进一步扭曲人性。中国古代先哲也曾表达过类似的看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真正需要努力的方向不是更豪华的跑车,盖过别人风头,而是穿着破袍子自信自得又自然地站在那些穿裘皮大衣的人旁边,似乎没有任何顾虑和不安。这也是我开着那辆老旧桑塔纳,拒绝享受以旧换新政策优惠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更干净的车还是更豪华的酒店,对于人格提升有什么价值?估计读者都赞成这样的观点:即便有点儿什么价值,也一定微乎其微。我们理应还有更有效的途径去争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并不是有了好车,好房子,才觉得自己能够体面地活下去。我们要去发现自己内心美好和光明的东西,这样就能够捍卫自己的价值观,才不必依赖于别人的认可而确定自己的成就和价值。我始终认为:要落实广泛参与的环保行动,必须要先进行普遍的心理矫正,帮助大家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
(作者系上海大学房地产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