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09 11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市场新闻
    连续4周加仓 基金仓位直逼年内高点
    投连险重出江湖
    欲借股市翻身不易
    大行收紧房贷 中小行偷着乐 房贷市场面临大洗牌?
    31元发行价是沉甸甸的责任——访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鶤
    市场动态
    把握后危机时代的升级主题——兴业卓越2号投资经理刘华谈当前投资思路
    概念股百花齐放
    恒指再创15个月新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行收紧房贷 中小行偷着乐 房贷市场面临大洗牌?
    2009年11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周鹏峰 ○编辑 陈羽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陈羽

      

      部分银行收紧个人房贷的传闻日盛,而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有关一套和二套房贷政策均没有改变的表态,则让部分银行收紧房贷的举措更显扑朔迷离。

      本报记者了解到的则是,尽管监管机构确实未发文通知银行收紧个人房贷,但也确实有部分银行提高了优惠利率的门槛,一国有银行某地分行人士对记者证实了其所在行首套房贷享受七折利率优惠的门槛提高至首付四成。

      一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不考虑监管机构对大行可能有收紧的暗示,部分银行收紧个人房贷还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大银行房贷任务都超额完成,二是部分银行觉得房价高,希望通过提高首付来控制风险。

      但另一国有银行某地支行人士则称,其所在支行上半年即已完成全年个人房贷任务的两倍,但在第四季度,该支行仍把个人房贷做为冲业绩的一大业务拓展点,目前该行在个人房贷问题上也并未有任何政策性的改变。按该人士的说法,毕竟个人房贷还有钱赚,也不知道政策什么时候改变,因此要抓住时机多放贷。

      为支持扩大内需,提高对居民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金融服务水平,央行自去年10月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需求,金融机构可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上按优惠条件给予支持。

      但这一政策制定的初期,部分银行的态度实际上较为抵触,因为这一利率折扣将直接挤占银行的利润空间。而今,当这一优惠政策有可能逐步取消之时,且有部分银行已然抬高享受优惠利率的门槛之时,大部分银行的态度却并不是积极跟进。

      其中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对记者所提,如果大行在首付比例及优惠利率上确实从紧,其所在行跟进步伐是否会较快的问题,该人士称,不会快速跟进。

      “大行越收紧,我们越高兴,客户都到小行来了,我们该笑了。”该人士毫不掩饰拟借机抢占市场份额的想法。尽管从收益来讲,银行乐于见到利率优惠的终止,但当个别银行有收紧的态势之时,且监管机构并未就此有硬性指导时,部分银行首要考虑的则是借机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