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债”先知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一个市场,正低调而敏感地体现着自身对于通胀预期的评估。在对物价、利率非常敏感的债券市场,债券的期限利差——一个可以大致反映市场通胀预期的数据,正通过体现不同期限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距的方式来告诉人们:通胀或许近了。
以目前的国债市场为例,当前1年期和2年期品种的收益率分别为1.4941%和1.8746%。同样两年的资金运作期限,如果直接投资2年期品种,按照单利计算,投资人获得的利息为本金的3.7492%(1.8746%×2);如果分两次投资1年期品种,第一年的利息率为1.4941%,要达到同样3.7492%的回报,第二年投资1年期国债的收益率需要达到2.2551%,这比目前的1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出了0.0076个百分点,也就是76个基点。这意味着,市场预期,1年期利率在1年后将上行76个基点。
而在半年前,债券市场的数据还显示,要扯平两种投资方法的收益,利率1年后上行的幅度只需64个基点,比现在低12个基点,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市场对通胀预期的升温。
针对通胀预期,事实上债券市场还做出了其他一系列的反应,例如在发行市场,因为通胀预期的升温,可以规避利率风险的浮动利率债券近期受到欢迎。这类债券的利率确定机制比较灵活,是按照基准利率加上一定利差的方式,这个基准利率一般是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等有代表性的利率,并且会按照约定的期限定期进行调整,因此如果央行加息,浮息债的收益率也会跟随变化,避免了利率风险。
货币泛滥之忧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从这个角度上理解,CPI、PPI等指标可以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但也有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
事实上,货币供应的膨胀,在金融危机之后一直有加剧之势。为了拯救危机爆发后脆弱的市场,全球多家央行连续多次向市场注资,以缓解流动性压力。在中国,货币政策的基调自去年年末改为适度宽松之后,央行也在连续投放货币,今年的5月至9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这一重要的流动性管理窗口,央行一改净回笼资金的调控方向,变为连续向市场净投放资金,累计规模达到了7165亿元。
连续大剂量的注资之后,担心滥发货币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声音开始出现,因此,基于货币主义学派的理论,通胀预期自今年二季度以来开始有所升温。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物价衡量,CPI的同比增速已经连续9个月出现负值,也就是说,物价不涨反降,这并不支持通胀的判断。
因此,市场上就通胀问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歧。一种说法认为,从物价指数来看,通胀压力并不大,发改委官员、国家统计局官员均持这样的观点,“整个价格都还在低位运行,”明年也不会有大的通胀压力。
但是反对者认为,单纯的物价指数已经没有了说服力,“CPI主要反映了食品价格,不具有广泛性,难以体现通胀的全貌,”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刘建岩说,虽然从CPI来看通胀压力不大,但是从资产价格来看,泡沫事实上已经形成。
先行者的“预言”
赵木(化名)也是认为应当高度关注货币供应状况的一位拥趸。就职于一家金融机构的他,拥有专业方面的优势,因此具备了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对货币、通胀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2008年底,基于前期的观察和思考,赵木判断黄金价格会有起色,并在国际金价800美元时果断介入,开始了“淘金”之旅。此时,正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最为严重的阶段,破产、倒闭,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各国央行此时挺身而出,接连宣布降息、注资、救助的计划,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全球蔓延。
“当时的判断就是,货币发行泛滥,含金量必然下降,相比之下,黄金的价值则会提高,保值功能得到体现。”赵木说,基于对货币滥发可能酿成货币“发毛”的简单逻辑判断,他着手买入了黄金。当时,金价涨幅的激烈程度几乎超出了他预料,却也让他此前对于市场的“预言”变成现实。
其实,在衰退、复苏、过热和滞涨等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资产有着不同表现。就复苏转向过热的过程中,GDP增长加快,通胀亦有所抬头,此时大宗商品开始逐渐替代股票,成为投资的最佳选择。
在800美元抄底黄金小有斩获之后,赵木的“淘金”之旅继续,在盈利的刺激下,他也曾按捺不住有过追涨,但是几次都不成功,买了之后便遇到金价调整,“我也在不断检讨,”他说,直到10月份,黄金价格成功突破千元美元大关,并且突破历史高点纪录,他认为黄金上涨趋势已经确认,才又追加了一笔投资。
及至金价涨至1100美元之上,赵木已经更加有底气对自己在黄金投资上的战绩感到得意。“最近正琢磨着去试一下黄金T+D的延期交收业务,进行一定的杠杆放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