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2009 1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 场
    招商证券上市首日涨幅创三年新低
    市场化发行改革挤压新股炒作空间
    迎接资本市场
    第三次革命
    趋势性上涨不断升温
    跨年度行情如火如荼
    每日关注
    cnstock
    光大证券限售股今日解禁
    打新收益率或创低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招商证券上市首日涨幅创三年新低 市场化发行改革挤压新股炒作空间
    2009年1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朱绍勇

      

      昨日,招商证券以不足10%的涨幅完成了其在A股市场的首演。此举也创下了大盘股IPO上市首日涨幅三年新低。新股一、二级市场价格如此接近,不仅是今年IPO重启以来的首次,在A股历史上也极为罕见。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化发行改革挤压新股炒作空间。

      对于以高价发行的招商证券,市场人士此前普遍预计其首日涨幅不会太高。不过招商证券昨日的走势还是有点“出乎意料”。

      招商证券早盘以35.01元的价格开出,开盘涨幅12.94%,此后短暂上摸35.7元的日内高点后便逐波回落,最终收于33.61元,涨幅仅8.42%,全日换手59.93%。不到10%的涨幅不仅创出今年IPO重启以来新股首日涨幅的新低,在已经发行的一千余只A股中也是屈指可数。

      “昨日A股市场整体做多氛围不浓,从而影响到了投资者的炒新热情。不过根本原因还是发行价定得太高,这样的价格在二级市场不具备吸引力,感觉是一级市场定价‘一步到位’了。”某券商分析师表示。

      如此低的首日涨幅也令招商证券的申购收益难以令人满意。根据其网上中签率及首日平均涨幅计算,招商证券的单次申购收益仅为0.11%,在今年发行的大盘股中排名垫底。而此前发行的5只大盘股的平均单次申购收益达到0.6%,其中光大证券为0.28%。

      从年化收益看,招商证券此次申购收益为13.96%,略高于此前发行的中国国旅,不过仍低于今年发行新股17.63%的平均水平。

      尽管招商证券此番表现令“打新”一族仅剩“微利”可图,但一二级市场价差缩小的实际结果倒也切切实实体现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初衷。

      “招商证券首日涨幅偏低,一方面说明定价确实太高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成效。”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事实上,新股定价的市场化在之前的创业板中已经体现的比较明显了,只不过这次招商证券定价更高而已。”

      今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管理层取消了以往新股发行市盈率的“天花板”,新股价格由发行人、承销商以及询价机构共同决定,新股的发行定价由此水涨船高,下半年上市的光大证券与招商证券甚至都以56倍以上的“惊人”市盈率发行。

      业内人士在质疑这样的定价是否合理的同时,也对高价发行可能引发的破发风险表示了担忧。

      “如果继续以这样的高市盈率发行,破发的现象迟早会出现。目前因为机构之间存在博弈,报价低了可能就申购不到,所以现在很多机构都是往高里报,因为最后大家拿到的价格都是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新股的发行价一定偏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行业分析师表示。

      “然而,这个过程是必须要经历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之前监管层有关领导也曾说过,改革不会走回头路,事实上面对创业板这么高的定价管理层也没有去干预。因为这不是个问题,一旦有那么几家公司破发之后,机构也会变谨慎的,这需要一个过程。”该分析师说。

      统计也显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股票市场,新股破发并不鲜见。以香港市场为例,今年10月份以来上市的17只新股中,有6只新股在上市当日跌破发行价,首日破发比例高达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