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2009 1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创业板通过率大降
    不应是偶然现象
    中国制造真正的挑战或将来自亚洲内部
    固定汇率或许是短期有效防御选择
    美制药商医改前狂涨价
    悄悄地退,还是慢慢地转
    美国出口推动型增长可期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业板通过率大降不应是偶然现象
    2009年1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 山
      ⊙姜 山

      

      在经历了首批31发审29家过会的集体盛筵之后,在近期的创业板发审委会议上,相关的待审核公司感到了丝丝凉意。在上周五山西恒大高新和芜湖安得物流双双被否之后,本周二,天津三英焊业也未能通过发审委审核。至此,在10月重启创业板发审后过会的10家创业板公司中,已有5家被否决。相比9月首发审核重启以来88%以上的通过率,近期创业板发审的审核之严,可见一斑。

      虽说仅从10家通过5家的数据,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未来的创业板发审通过率是否会大幅降低,仅从防范创业板风险的角度上看,毫无疑问,在发审会上严把关,降低问题公司过会的几率,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标的,是创业板发审应当坚持的正确方向。

      不走寻常路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大,股权结构欠规范,大股东输送利益的可能高,都是会影响到发审通过的重要因素,尽管其利润增长速度快于常规公司,但未来能否保持高成长速度,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在目前创业板一级市场发行定价动辄给予50、60倍市盈率,上市后涨幅近乎100%的财富效应刺激下,紧赶慢赶想要挤入创业板上市公司行列,谋求分得一杯羹的企业自然大幅增加,而相应的公关手段也会层出不穷。只是创业板立足未稳,市场信心尚未充分建立,倘若带病公司大量出现,对市场信心的打击将会非常之大,更会影响到创业板未来的市场发展和定位,而在发审中加大相关问题的审核力度,确保过关公司不存在明显的瑕疵,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重要体现。

      从创业板启动发审以来相关公司被否决的理由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业绩波动性大、高成长性体现不足,这一点是奇想化工最终被否的重要原因。恒大高新也有类似的现象。奇想化工2008年营收增长仅3.16%,营业利润大幅下滑,这样的企业很难让人对其未来的业绩大幅增长抱有期望。其二、利润来源于控股股东的输送,自身的造血能力令人怀疑,磐能电力被否主要原因就在于此,这家公司第一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控股股东,尽管其后有所改善,但依然令人对其独立的市场运作能力感到担忧,类似这样的企业,还必须通过时间来证明自身是否能充分应对市场竞争,否则很难说服投资者相信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其三,股权结构过于复杂,历史上股权转让过于频繁,这一点在同济同捷和福星晓程两家公司上都有体现,这类公司一是可能存在经营控制权上的不稳定性,一旦出现控制权的争端,将会导致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没有充分的保障,二是有可能有私下的利益输送嫌疑,如果不能明确说明其过去的历史转让原因和受让方背景,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此前市场盛传的种种黑幕,而这种情况一旦在上市后被证实,也将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从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的自身发展状况看,与经营业绩和客户群体已逐步趋于稳定发展的中小板和主板拟上市公司相比,不确定性更大,相关风险也更高,因此在发审会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被否决的比例大幅增加当在意料之中,这种高否决的频率也是相关发审机构对创业板投资者负责的一种体现。除此以外,在目前这种发行价格尚无有效手段加以控制以减低二级市场风险的背景下,在发审阶段严格把关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

      笔者深切希望,近期的创业板通过率大幅降低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能体现出一种趋势,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创业板有更美好的前景。

      (作者系东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