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调查·市场
  • 12:公司巡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1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公司纵深
    国家今抛储备棉
    棉价调控触动相关公司“神经”
    新建项目面临叫停
    水泥企业需清醒对待
    卫士通老总“空降”主政 华东电脑前景受期待
    公司简讯
    关联交易羁绊 通润驱动IPO遇挫或欠“独立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家今抛储备棉棉价调控触动相关公司“神经”
    2009年11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阮晓琴 ○编辑 李小兵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李小兵

      

      昨天,国储公布,20日将抛售今年第三批50万吨棉花。由于市场一直有预期,这一消息,有如靴子落地。第一创业期货高级研究员刘文元认为,靴子“落地”后,对后市可能是个利好。

      自去年11月以来,棉花价格从1万元/吨一路上扬至超过14500元/吨。期货市场,郑棉1005最高达到15615元/吨。棉花价格一路上扬,与去年棉价暴跌后,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导致今年棉花减产有关。中国棉花协会近期预计,2009年~2010年中国棉花产量将较上一年度下滑55万吨至670万吨。但也有收棉企业估计,今年,棉农非常惜售,或许减产幅度比官方统计更多。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棉花供不足需300万吨左右。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加工商囤棉现象严重,棉花实际缺口,或并没有那么多。

      刘文元表示,国家平抑市场价格主要有两种手段:抛售储备棉;发放进口配额。第三批储备棉50万吨确定后,今年储备棉抛售总量达到了262.5万吨,意味着国家掌控的用于调控市场的政策性棉花数量已经不多。同时,如果竞卖出现价格拍得很高的情况,可能会刺激市场进一步暴涨。下一步,关键看进口棉花的配额发放时间、数量和节奏。目前,进口棉花到岸完税价约13300元/吨,比国内低1000多元。

      两市仅有的两只棉花股新赛股份和新农开发10月以来双双上涨。虽然新农开发股价上涨背后有借力资产重组的小道消息;而新农开发也有豆油涨价功劳,但其股价上涨或有共同因素:受益于棉价上涨。

      据资料,新农开发目前棉花种植面积约25万亩;2008年公司棉花总产4.1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0.56%,占新疆产量的1.38%。新赛股份以棉花为主导产业,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6万亩,皮棉总产稳定在3万吨左右。近年来,新赛股份还收购了6家轧花厂,将为公司新增皮棉总产3万吨左右的产能。

      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用棉企业的成本,对华润锦花、华茂股份、华芳纺织、德棉股份、华孚色纺、维科精华、浙江富润来说,平添了挑战。

      在国内,用棉企业很少直接向农民收购,而是向籽棉加工企业收购皮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棉花加工企业增加很多,看见农民惜售,行情见涨,部分加工商积极囤货,导致用棉企业缺乏原料。因此,用棉企业期待国家抛储备棉。

      分析人士认为,成本上涨后,关键看用棉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如何。今年,纺织行业行情见涨,应有一定转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