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调查·市场
  • 12:公司巡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1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实实在在回报投资人
    切切实实从源头入手
    “管理通胀预期”释放出的清晰信号
    化解B股难题有特殊性更有紧迫性
    12万一个买楼指标?
    沪深股市会给美国总统面子?
    资产价格狂涨的幕后推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深股市会给美国总统面子?
    2009年11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田 立
      田 立

      奥巴马上周末到中国,本周一沪深股市就大涨了。那晚国内很多媒体的财经评论都或多或少地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哦?美国总统竟有这么大的面子?

      归纳此种观点的理由,主要有这么两点:一是奥巴马此次访华可能推动中国的低碳经济;二是美国有可能再次要求人民币升值,从而带动所谓的“人民币升值板块”。尽管持此观点的人把这两点演绎得活灵活现,但仔细推敲,并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逻辑关系。

      先来说说低碳经济,这个概念虽已出现多年,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人们再次考虑低碳经济的出发点以及背后的内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如果说京都议定书时代低碳经济的出发点还是环境保护的话,如今,在被西方热捧的哥本哈根框架下,低碳已全然不是环保那样简单了。3月,我曾在此发表过一篇题为《当超主权货币遭遇碳关税》的文章,阐述未来二氧化碳排放权制度与国际货币主导体系之间的关系。我认为,随着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世界经济增长瓶颈越发凸显,国际货币体系很有可能从过去的石油、黄金对冲体系向二氧化碳排放权对冲体系转化,换句话说,就是谁拥有更多的剩余二氧化碳排放权,谁就拥有了未来国际主导货币的实际操控权,这种体系与“谁发行主导货币”以及“主导货币是什么”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情况下,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当然希望尽快建立所谓的哥本哈根框架,其最终目的是在美元淡出国际主导货币地位后,倚仗其领先的减排技术继续控制世界经济。

      在这场低碳经济大潮中,中国一开始就处在非常不利的位置上。如果说京都议定书“送给”中国丰厚条件的话,那么未来哥本哈根框架就要有很大变化了。首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受到冲击,发达国家希望中国承担更多义务,而不是权利。中国呢?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制造业比重过大,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那些二氧化碳排放较高的产业,一旦被迫接受承担超出我们实际减排能力的义务,中国经济的价值将大打折扣,经济发展环境要比现在恶劣得多。这种情况下,中国当然要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展开博弈。

      从目前美国的主观愿望以及奥巴马此次访华的目的看,美国在这场博弈中的最有利“武器”无外乎是继续施压,当然出于策略的考虑,美国最有可能的所谓优惠条件有两个:一是答应给予中国更多排放权配额,但条件是承担发达国家义务;二是同意向中国转让部分减排技术,目的同样是换取中国在未来哥本哈根框架下的更大义务。从中国的角度讲,这两种方案都不怎么样。

      首先,给予中国更多排放权只是一个确定性因素,未来中国经济——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的话——所要面临的排放成本却是不确定的因素,任何确定的因素——不管多么丰厚——都不可能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中国接受这样的方案的话,无疑是下下策。

      中国政府很清楚其中的“玄妙”,因此从这场博弈一开始,就以获得更多、更先进的减排技术为条件,这一招是最有弹性的,因为转让数量的标准是双方讨价还价的杠杆,如果中国获得的技术少,尽管是有利的不确定性,但也很难满足中国确立未来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需求;如果出让的太多,美国在这场低碳经济运动中的获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美国绝不会轻易就范。这实际上才是当前双方谈判的最大瓶颈。综合这些因素,所谓奥巴马访华将推动中国低碳经济产业的说法还怎么站得住脚呢?

      再来说说人民币升值,坦率地说,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达到一定程度,沪深股市的确要全面大涨。因为本币升值预期将提高本国资产价值的估值水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就曾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但是,日本也给了我们教训:改变估值水平是个动态过程,最终要得到实体经济的支撑。当年日元快速升值,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也随之飙升,但由于日本经济整体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几乎毫无改变,到头来本币升值演化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力量。

      我们如今当然也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实行盯住式汇率制度,以不变应万变,但随着美元的加速贬值和国际能源价格的飙升,这种策略也会损害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放弃盯住式,逐步实现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这么一来,仅就当前中国现有的产业结构而言,种种弊端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因此也很难讲就是最优选择。

      奥巴马出于美国经济利益的考虑,可能会要求人民币升值,但问题是中国做好升值的准备了吗?如果我们能及时完成结构转型,人民币的升值当然会推升股市;但如果没有做好准备,盲目升值甚至可能引起股市长期均衡下的下跌。这么看来,所谓“奥巴马引爆沪深股市”的第二点理由也不成立了。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的股市还得我们自己去推升!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