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8:车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4:艺术财经·市场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11 2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4版:艺术财经·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4版:艺术财经·市场
    对流行风尚,刘建华反其道而行之
    孩子的笑容,是全球通用的——访印度艺术家沙希德·帕尔韦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流行风尚,刘建华反其道而行之
    2009年11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骨头
      ⊙本报记者 邱家和

      

      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内的北京公社,近日举办了刘建华的新作展《地平线》。据北京公社负责人、著名策展人冷林介绍,这次展览的六七件(组)作品,延续了去年在北京公社展出的《无题》系列,以青白瓷烧出现实与虚幻的反差,把事物的真实性放大,更集中在纯粹的材质对物体价值描述的对比上。他认为,在充满对现实的介入性和符号化语言的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刘建华正沿着一条相反的道路渐行渐远。

      延续《无题》系列的实验

      冷林指出,上次的个展是通过瓷器的形状、釉色与人脸的关系来表达艺术家的想法与感受,这次的作品则更像实物,如纸和骨头等,体现艺术家在形、线、色彩等方面的探索。

      而刘建华则表示,他的作品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一个物质形态,而是特定的材料特定的工艺,与一般的材料如铜等不一样。他的想法需要新的工艺、材料来实现,新的尝试带来新的挑战,其难度体现在几个层面:首先创新需要积累:陶瓷材料如果做20公分大小的作品很容易成功,放大10倍就难了,就变成新的实验;其次需要耐心:作品都是手工做的,每一次实验要完成一个流程,需要一个月才会有答案;另外需要好的心态:陶艺创作有综合性的特点,胚土、上釉、烧制等,问题会涉及方方面面,有点像修行,与其他艺术形式不一样。他还透露,这组作品从去年开始到现在一年多的实验,结果大部分是失败的。不过,这正是其有挑战性的地方,难度也是其魅力。我陶瓷材料则不同。

      从关注社会转到语言探索

      刘建华强调,不是他去将就工艺,而是与一般的做法正相反,为了表达去寻找合适的工艺。他关注作品的想像、作品的语言、作品的精神涵义,希望有比较明确的个人的语言方式,希望由此带来他个人的系统。陶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过去人们一般只看其工艺价值,而他更看重其材料的可能性,也更看重个人的语汇能否走在前面,成为敏感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他表示,前一段时间他的创作对社会题材关注比较多,有很强的叙事性,观众容易进入;而现在这个系列则更单纯。他希望还原到单纯、纯粹,致力于挖掘材料的可能性,而不想只是讲故事。单纯的作品不是没有观念,丰富性、多样性并不缺失,难的是纯粹的表达人类文化精神层面上的东西,需要艺术家的积累与思考。

      从“当代”回归传统

      冷林认为,刘建华正是通过这些非叙事、去符号化的作品,从种种流行的“当代”趣味中撤身而出,转而回到中国文化传统的距离里实践一种新的当代可能。这次在北京公社展出的新作显现出一种既平静又具挑战性的美学观念。他从当下社会现实讽刺的现象、文化历史的探究,转移到更令人深思的存在议题。

      他又指出,与《无题》系列不同,这次展出的《骨头》、《一叶苇舟》、《容器》、《一张白纸》极为具象。如果说《无题》系列中,艺术家在以一种易于辨识的方式抵制观念与符号,那么本次展览的作品则让这种姿态变得隐蔽与超然起来。他强调,“地平线”是一条以具象方式存在的抽象的线,而将展览命名为《地平线》,正是因为刘建华在作品中呈现出的具象与抽象的统一应和了“地平线”的这种特质,而他的那种具体性与抽象性的关联却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观念艺术。在日趋同质化的世界当代艺术风景中,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身份。这种寻找曾经以简单、直白的符号开始。当符号泛滥为空洞的口号时,一些艺术家正在从作品的精神内核中寻找其与自身文化传统的相关性。这种方式往往是不动声色的,正如刘建华的那些微微翘起的“白纸”,轻轻拨弄着来自西方的观念艺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