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公司
  • 6:市场
  • 8:书评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11 28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上一版  
    pdf
     
     
     
      |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刘永刚:我从草原深处来
    走“刘永刚式的”艺术道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刘永刚:我从草原深处来
    2009年11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琳
      临界系列之十五
      衍生系列之十
      临界系列之五
      ⊙本报记者 杨琳

      这是一批近似中国文字的作品,却又在造型与形式的表达上完全摆脱了文字的符号功能;无论是立体化的雕塑还是平面化的绘画,每件作品都将中国千年来最令世人探究又折服的线性艺术诠释得淋漓尽致。艺术家在西方的油画布上,用西方的油彩将东方特有的线性抽象和书写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看似曲折、方圆的线条在艺术家的手中却充满了刚硬和力量;简单却永恒的黑白色让画面简单却充满激情,背景中星点般的淡蓝、淡绿和淡黄,让这股激荡澎湃的强悍又充满了东方的柔情和温暖。这就是近日正在上海美术馆展出的旅居德国十多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刘永刚的作品。

      刘永刚:职业艺术家,1964年出生于内蒙古左旗根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1982年至1986年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2年至1997年留学德国纽伦堡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工作于北京宋庄和德国柏林。

      应该说,刘永刚的艺术既是对源于传统书法中的书写性、抽象性的继承,也是对其在形式与语言上所进行的超越。他的创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那些从海外归来的艺术家的一个创作共性——用西方的现代语汇来表述属于中国本土的文化经验。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的,他要创造的是属于中国式的,属于刘永刚式的艺术,而不是模仿的,照搬的,人云亦云的东西。

      海外求学后的东西融汇之路

      著名批评家殷双喜先生曾如此评价:刘永刚的归来是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他传递了一种新的信息,这就是一批长期在海外研究学习的艺术家获得了一种国内艺术家的文化视野,并且在艺术语言的表达上初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式。具体地说,这是一种真正有价值的融汇东西、打通中外的中国当代艺术,虽然这仍然不是十分成熟,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可以持续发展的艺术道路。

      从刘永刚长期的创作历程看,他的艺术风格大致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轨迹:从写实主义出发,经由表现主义,最后走向抽象主义。大学时期,他的创作以学院写实语言为主,同时着重吸纳了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语汇;前往德国留学之后,他完全摒弃了之前的学院化创作成规,在德国表现主义的传统中另辟蹊径;2003年,刘永刚回到了祖国,并深深陷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中,一段全新的艺术历程在他内心展开。2006年以来,他的绘画出现了变化:一方面,他依然远离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参照,力图超越西方既有的形式表达系统;另一方面,他强调作品内在的文化观念与深层次的文化诉求,将一批源于文字的作品融入到中国本土的艺术史发展脉络中。

      从草原深处走来的艺术之梦

      1964年,刘永刚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的左旗根河。由于额尔古纳当时的艺术教育较为滞后,加之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刘永刚早年的求艺生涯走得异常的艰辛。不过,求学的痛苦与挫折并没有削减他对艺术的热情,相反塑造了他坚毅、果敢的性格。1982年,刘永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央美术学院。

      当时他就读的是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第一画室,由我国著名油画家靳尚谊负责。第一画室强调研究和学习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写实传统,注重造型基础,并积极地探索油画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刘永刚接受了严格的学院化教育。然而到了大学三年级,他开始认为学院教学模式缺乏活力,太多的成规抑制了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于是,他在创作观念有了转变,由此创作了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毕业作品《鄂拉山的六月》。

      1987年,他的《北萨拉的牧羊女》获首届中国油画展优秀奖,并使他声名鹊起;2年后的第七届全国美展上,他的《北萨拉的白月》又获得了铜奖和中国美协的“新人新作奖”。这也使得他在其后探索现代风格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勇气。

      艺术梦想伸向了遥远的西方

      1990年,刘永刚在朋友的帮助下拿到了去德国留学的签证。而这个梦想源于他五年前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看过的一个德国表现主义展。通过两年的语言学习,1992年刘永刚终于获得了就读纽伦堡美术学院研究生的资格。

      在德国读研究生的几年里,刘永刚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艺术教育体系,并选择跟从一位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老师学习。他彻底摒弃了之前的创作思路,一切从头开始。1992年至1995年间,他创作的《向大师学习》和《新花卉》两个系列作品在形式表达上已具有了现代主义的外观,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此时,他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让作品的形式表达与个人内在的情感有机地融汇在一起。直至1997年其《十字》系列问世,最终为刘永刚在德国的学习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十字》由60件作品组成,既是他的毕业创作,也是当年德国的一个重要奖项——达纳奖的获奖作品。在刘永刚笔下,“十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造型符号,而且是西方文化的象征。作品介于抽象和表现之间,并有了新的特点:将东方的线性表现与西方的团块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其观念与手法被认为是“非德国表现主义的,也不是美术史上曾经有过的,而完全是刘永刚式的”。

      寻根之情让艺术回归定位于文字

      在对德国现代艺术有了系统而深入的了解之后,刘永刚更加坚定了要走自己艺术道路的信心,并强烈地感觉到自身血缘里流淌的“中国经验”。他意识到,唯有将自身的“中国经验”融入作品,才能使作品的形式表达不落入西方现代艺术的窠臼中。于是他告诉自己:“从根上找,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上找,要回归”。

      因为从小就对中国的文字感兴趣,对传统书法也有很多研究。于是,刘永刚将自己的艺术回归的起点定位在了中国文字之上。1995年,刘永刚以汉文、蒙古文和八思巴文作为原型,尝试从文字的结构中提炼出一种形式来。1996年,他创作了文字作品《母子》。“文字”在刘永刚的作品中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双重的意义:一种是作为形式的文字,一种是将其看作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1999年以后,刘永刚创作了大量与文字相关的绘画。从2006年开始,刘永刚的绘画就形成了自身的个人风格。其作品既吸纳了德国表现主义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色彩处理方法,也具有立体主义以来所推崇的团块结构,同时,艺术家还尝试将源于文字自身的线性表现与书写特征有机的结合起来。2008年以来,刘永刚的绘画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实现了媒介、风格上的多元化。虽然它们仍然以文字为母题,但艺术家尽量将个人对文化的感悟、对生命的激情、对艺术的理解融入其中,突出其个性化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