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的新的经济刺激政策来看,中央保持对农业的一贯重视,会议被提及频率最高的就是农业或扩大农民消费问题。其实,今年以来中央高层以及各相关部委都不断地在各个农业大省进行调研,商讨新农业发展的思路。
从近几年的农业政策来看,一味拉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进而带动农民收入提高,其结果并不显著,反而留给资本市场的是通胀预期。实际上,从货币的角度出发,农业发展迟缓的最大症结就是缺钱。相比其他行业,如果不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资金很难进入农业领域。
在美国,农业领域最大的资金来源是农业信贷。它是由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农产品信贷公司提供的一种担保贷款,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者从事基础生产的流动性,其贷款利率远低于商业贷款利率,部分农业生产者甚至可以依靠融入低成本资金获取高利润的机会。
不过,美国的这种模式在我国目前暂时无法施行。国内农业的集约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都无法与国外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广率、投资收益率都还很低,加之商业银行的门槛过高,专业银行的普及率和产品化程度也不够,因此农业领域的资金流入只有依靠行政干预。
然而,行政干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统筹化。从中央到乡镇,层级太多反而减缓了在农业领域可流通资金的使用效率。事实上,每年中央分配给农业的资金并不少,但纳入地方支出以后真正发挥作用的资金却很少。
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资本市场工具,发行农业债券。这种债券目前在全球债券品种中属于稀有品种,只出现在巴西、东南亚、非洲等少数国家,在欧美资本市场的历史中也存在过一段时间,但最后由于私有化进程消失了。不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农业债券值得推荐。这种债券可以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发行期限可以相对较长,比如说15年、甚至30年,可以在柜台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上发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由于中国的城镇居民储蓄率过高,城市里面的老百姓有钱也无非用在三个地方:银行、楼市、股市,而高收益率的农业债券或许可以成为化解高储蓄率的另一个出路。同时政府需要大力宣扬发展新农业的爱国热情,把农村和城镇的资金连成一体,充分增加、提高农业领域资金的规模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