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某主流媒体一篇题为“注重提高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文章引发行情再次震荡,文章核心意思是流动性过剩、有资产泡沫的危险,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资本充足率来防止银行过度放贷;取消对第二套房购房者的优惠贷款政策,以防止房地产泡沫;加快IPO和新股发行速度或调高印花税,以遏制股价泡沫的形成。
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是客观存在,或者部分存在的,但其中提出的部分调控措施与调控目标是欠妥当的,以“加快IPO和新股发行速度或调高印花税,以遏制股价泡沫的形成”更是没有依据的。原因在于:
一、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现象,非国内独有现象,不是国内一家调控所能完全遏止,调控流动性过剩的关键是在于“疏”,而不在于“堵”。忧虑流动性过剩,就需要为超额流动性找出路,如果按照有关部门的意思,超额流动性大部分投向实体经济,则更需要为实体经济的产出找出路,这个出路就是扩大消费。如果下游端的消费不振,则必然会形成实体经济中、上游端的低效投资和产能过剩。
在目前就业不振、薪资水平提高不显著的形势下,根据我国两元经济结构的特点,若要扩大消费只有三个途径:一是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二是提高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三是通过降税、降负来提高企业和居民的消费能力。显然,“调高税率”、“遏止股价”等举措的效果是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的大方针不相符的。
二、撇开房价高低不论,但就股市来说,目前对应于2009、2010年上市公司一致性盈利预期的动态市盈率分别只是24倍和不足18倍,显示目前股市整体正处于合理估值区,即使存在泡沫也只是部分小盘股与题材股的结构性泡沫,而非整体性泡沫。因此,目前的股市还没有采取遏止性措施来降低股票资产价格水平、“打压泡沫”的依据。
三、在2007年6124点上一轮资产价格泡沫巅峰时,沪深两市的总流通市值是9万亿,两年多来更多地由于大小非流通开始全流通的原因,目前两市总流通市值已扩张到15万亿,两年时间里总流通市值扩张了67%,而同时期广义货币供应量扩张的幅度是50.3%,这意味着目前市场扩容的进度已经明显快于货币扩张的速度。更意味着,只要有“大小非”看管着A股行情,股市行情还很难“泛起泡沫来”。因此,更没有必要刻意加快新股发行速度方式来遏制股票资产的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