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大智慧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个股点评
  • 7:个股点评
  • 8:大智慧基金
  •  
      2009 12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大智慧股文观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大智慧股文观止
    地产政策转向是配置转向的信号
    沪深股市一周涨跌停板排行榜
    四大不确定因素制约年底行情
    大唐电信(600198)重在概念
    无风不起浪
    政策促转变 热点待切换
    扩容延缓跨年度行情进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扩容延缓跨年度行情进程 
    2009年12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叶弘
      □叶弘

      

      周五又有3只新股发行,其中包括1.3亿流通盘的深圳燃气。

      本周发行9只新股,其中包括流通盘达19.9亿股的中国重工。

      下周将发行8只创业板新股。紧随其后,重量级大盘蓝筹中国北车30亿股将发行。

      时近年底,人们普遍期待跨年度行情。伴随而来的却是新股加速扩容。市场各方似乎都希望股市往上走。但各打各的算盘。投资者希望大盘往上的同时,给追随者们提供赚钱的机会。管理层希望股市向上,则顺势推出更多的新股,以解决企业融资,推动经济复苏。等待上市的企业希望股市上行,是希望早点上市,并卖个好价钱。已经上市的公司,希望股市上涨,在上涨中或减持套现,或增发、配股、整体上市,万一不行,发行点企业债也行。表面看,都希望股市向好。都希望在股市向好的时候,“捞”点东西。股市就象一个漫无边际的湖面:有人貌似姜太公,充满自信,平心静气的在哪儿钓鱼——持股不动的价值投资者。有人划着小船,四处游走,东一网,西一网撞大运捞鱼——短线为主的游资。还有人性子更急,干脆往湖水里扔炸药直接炸鱼——违规操作横征暴敛的庄家。

      股市就是是非之地,参与股市的各方,谁也不愿意闲着,充当看客。

      从以往行情的历史看,新股扩容,往往是政策调控市场、抑制股市热情最为有效,也是最常用的调控手段。

      新股集结,大兵压境,大盘快速回落,进入调整休兵状态。这是一种必然。但现在人们更多关心的是:调整何时结束?调整的时间需要多久?大盘下调的空间还有多大?

      笔者的观点是:大盘调整已接近尾声。周四已见缩量,周五两市继续缩减,两市当天日成交1911亿。这是近两个月来的日成交地量,又正好是周未,市场无心恋战,观望气氛明显浓厚。现在的问题是,年底股市,是挟带来市场的激情与泡沫跨入明年?还是在相对理性,通过政策调控,促成大盘调整后进入明年,为明年的行情预留必要的空间?

      从本周行情判断,在加速新股扩容的政策导向下,大盘可能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船过水无痕,人欲静而风不止。表面平静,或可理解为人们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暂时回避、观望、与等待。年底,本身就不是一个容易平静的季节。短期的平静,也可理解为市场的理性、克制,也可理解为市场在等待契机,以图新一轮激情的渲泄与爆发。

      我还是认为:跨年度行情将继续,只是新股加速扩容,延缓了跨年度行情的推进进程。但不会改变跨年度行情的基本方向。还有一点,这轮行情,大多数情况下是题材主导,而非业绩推动。投资者对股市向好的预期,远远重要于已经实现的相关目标。因此,所谓的跨年度行情,不宜简单的理解为大盘指数上涨的幅度,而更应关注题材行情的发掘与活跃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个股波段机会。

      一些人对题材行情心存偏见,以为题材行情就是投机。一轮行情是题材主导,还是蓝筹主导,是市场的选择。也是特定的行情背景、历史阶段所决定。就象今年全球流行“甲流”,注定了医药股反复被炒作的合理性。不理解这一点,也就无法理解同样因为“甲流”,市场先是炒作大蒜,接着炒作辣椒,听说最近生姜又可能涨价……这就是题材。可能不合理,但却符合题材衍生的逻辑。

      跨年度行情仍然值得期待。我也知道,遇事儿往好处想,是投资者的通病。但我还是愿意相信:下周,题材行情将重新趋向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