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多推出之初,各大基金公司各显神通,凭着公募基金的良好品牌,以及当前一对多产品的稀缺,把大批高质量的客户纳入麾下。反观一些投资者,怀揣着试试看的新鲜感,以及专户投资业绩更高的预期,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将成百上千万的资产交到了各大基金公司。投资者关心得最多的仍然是“能否保本”、“业绩是否跑过公募基金”等业绩方面的问题。其实,从国外海外专户理财的发展轨迹来看,业绩并不是投资者用来检验专户的唯一标准。
近期,市场上一对多产品开始进入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一天完成初始销售的神话不再,监管层放缓批复节奏的“风声”四起,以及募集期完不成5000万募集底线的尴尬出现,等等,这都预示了“一对多”产品的供需反转,而进入了一个买方市场。从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来看,市场的反转便意味着越来越成熟的客户群体。换句话说,一对多市场正良性地、健康地向前迈进。
进而,投资者将面临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如何评价并挑选“一对多”专户理财?
证监会日前公布了《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基金评价机构不得对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进行评价,这使得专业、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暂时处于真空阶段,这给本身就难以评判的专户理财带来了更大的“烦恼”。
其实,这并不需要过于烦恼。或许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更适合自身的评价体系,除了业绩,更重要的是服务。这其实是让专户理财“返璞归真”,业绩上无法体现“separate”,但在服务、互动上可以真正体现。富达基金的独立资产管理业务定位于“a personal approach to portfolio management”, 他们通过专户网络为投资顾问提供多达350个不同的专户投资方案,从中可以挑选各类市值(大、中、小)以及平衡型、价值型、成长型的方案。投资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投资偏好,直接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经理和风格、合理的税收方案等等。在完成个性定制的过程中,投资顾问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国外投资者和投资顾问在评价专户理财时一个重要的工具是“Flexibility Measure”,即考察专户的灵活性。
那么,如何考察灵活性更为科学呢?
晨星将专户分为高灵活性、中等灵活性、以及低灵活性。灵活性越高,意味着投资者在专户运作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类别的服务。他们广泛调查投资经理人提供的各项服务,把服务分作18大项。服务包括主动服务和被动服务,同时用两大类指标表征来考察——客户定制化表征和税收效率表征。客户定制化表征指投资经理人赋予客户一定个券选择权,并提供更多的运作信息。例如,赋予投资者将特定股票剔出组合的权利;调整行业配比的权利;提供日净值和资产组合明细;提供投资经理/投资管理人日常沟通的平台,等等。税收效率表征指该专户能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控制、监测应税事件。例如,提供税收报告;运用专门的税收优化软件;引入税收提示交易策略;提供多样化的红利再投资方案;等等。在调查过程中,分别对这18项服务进行打分,如果某项服务为主动提供的服务,那么该项服务赋予更多的分值,相反,若是被动提供,则赋予较少分值;如果不提供该项服务,则该项没有分数。以此加总得到每个专户的总分,在剔除专户规模对服务提供的成本影响后,得到了一个最终的评分。进而,以该评分来衡量专户的灵活性。
可以看出,晨星的评价工具其实十分简单,操作性也强。所以,国内的专户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己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评价体系,表征指标可以自我设定,而不是一味地将眼光停留在专户可能的业绩回报上。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专户的业绩不能承诺,也不允许承诺,但专户所能提供的服务却是可以承诺的。
投资者总是乐于将专户与基金进行业绩比较,然而,其实专户真正吸引投资者的原因不在于它能比公募基金多赚取多少,而在于能比基金多提供多少额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