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专版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F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公司巡礼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数据说话
  • A7:市场评弹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09 12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专栏
    对大小非征税入情入理
    美国系统性风控计划改变了金融监管理念
    最该从迪拜危机记取的教训
    怎么信用社成骗钱的了?
    寻找提高劳动所得新坐标
    利益纽带“绑架”了分析师
    欧盟因小失大背后有玄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最该从迪拜危机记取的教训
    2009年12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熀松
      ⊙刘熀松

      

      迪拜14日宣布,目前已经获得由阿布扎比政府提供的100亿美元贷款,用于偿还迪拜世界和地产集团Nakheel的部分债务。据悉,在这笔贷款中,有41亿美元将用于支付14日到期的伊斯兰债券债务,余下部分将用于让迪拜世界在2010年4月之前履行债务义务。自此,这个神奇国度20多天的金融风暴似有渐趋平静之势。

      我认为,迪拜世界债务事件本质是债务危机,是一件比较单纯的债务到期后还不出钱的事件。它与美国的次贷危机有着本质区别,也与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事件有着本质区别,深度和广度完全不一样,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不一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不一样。以为由此将引发新一浪金融危机的判断是缺乏根据的。

      次贷危机发生在全球金融中心,发生在全球金融体系的心脏,因此,其影响力非常巨大。迪拜事件发生在几年前才刚刚为普通人所知的雄心勃勃但不自量力的城市小国。迪拜是阿联酋7个酋长国之一,面积不到39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其影响力和华尔街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雷曼兄弟公司是全球知名的专业投资银行,有着百年以上的声誉,有着全球最优秀的金融人才,管理着高达6300多亿美元的资产,人们很难想象这样的专业机构会出问题,甚至会破产。因此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对投资者的心理打击是十分巨大的、是毁灭性的。而迪拜世界是一家业务横跨房地产和港口的企业集团,

      过去四年多来,因为经济繁荣、流动性充裕,它头脑发热,盲目乐观,借了很多钱,大兴土木,打造中东地区物流、休闲和金融枢纽。没想到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房地产价格飞流直下,旅游收入急剧滑落,港口收入大幅缩水,预期的现金流大幅减少。结果债务到期后,一时无力偿还,只能向债权人请求宽限数月还钱。这类事情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只不过迪拜世界债务事件涉及的贷款规模大了一点而已,但本质是一样的。因此,它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是有限的。当然,美国、日本、欧洲依然债台高筑,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格局,决定了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结束之后的复苏将是缓慢的,类似迪拜危机这样的事件还将时有发生。

      次贷危机之所以产生巨大的杀伤力,不单单是房价下跌造成按揭贷款违约进而给银行带来损失,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些房屋抵押贷款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又开发出了天文数字的衍生产品,真正对全球金融系统产生巨大破坏作用的正是这些衍生产品,这是无底的黑洞。次贷危机刚爆发时,连美联储都不知道危机涉及的资产规模有多大,又将产生多大损失。而迪拜世界债务事件发生后,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有关衍生产品方面的报道。也就是说,损失也就限于目前的规模了,是完全可控的。因此,迪拜世界债务事件只是一个地区性危机,不会对整个金融系统、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但是迪拜自身的经济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政府信誉会受到重创,未来的投融资成本将大幅度上升。此外,债权人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将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不过,不能断言迪拜力图改变石油经济的战略思路失败,迪拜经济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尝试,尚需长时段的观察。

      笔者以为,我们最该从迪拜债务事件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就是,发展模式的转换,是要支付极大代价的。在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切勿过于乐观,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未来会像过去一样顺利。未来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从本质上来讲,未来不可能被精确预测。对于未来,我们要敬畏,办法就是要对可能出现最坏情况有充分估计和准备。要慎用杠杆,不能过度负债,凡事不能不留回旋余地。短期看,这样可能会影响一些发展速度,但这可以保证长期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才是根本利益之所在。

      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展望未来30年的时候,很多人因此十分乐观,动不动就预测多少年后中国综合实力将超过美国。我觉得还是冷静一点好,中国经济有很多有利因素,但也确实存在很多不利因素,而且一些新的问题也正在逐步发酵、膨胀,比如房地产。如果不加以及时调控,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向二、三线城市全面扩散,那么,房地产问题必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极难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或许将终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甚至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对此,不可过于乐观,掉以轻心。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