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调查
  • 4:年终报道·海外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公司前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专 版
  • A9:一周策略
  • A10:专 版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09 12 22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9版:一周策略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9版:一周策略
    重要支撑已然击破 技术反弹举步维艰
    券商研究显示最具成长性品种追踪
    信息解读
    本周行业看台:保险行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息解读
    2009年12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信息解读

      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已刻不容缓

      申银万国:由于最终没有确定具有约束性的减排目标,《哥本哈根协议》仅具有政治约束力而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由于更新《京都议定书》的时间被推迟,欧洲碳交易价格或将受到短期负面影响。“协议”认可“共同但区别的责任”原则,我们认为这事实上延续了《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双轨制,是发展中国家取得发展权的重要胜利。《哥本哈根协议》以188个国家赞成、5个国家反对告终。我们认为,参与国的广泛性是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的最大成绩,决定了未来气候谈判主体的代表性,是对《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扩展。

      缔约方“注意到”此文件的意义,并以“附件”方式列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成果。在2010年1月31日之前,(1)附录I各缔约方将提交经济层面量化的2020年排放目标,并承诺单独或者联合执行这些目标。(2)附录I非缔约方将按照附录II所列格式向秘书处递交举措。我们认为,细化目标的时间节点安排在1个月以后是大会为墨西哥气候大会争取时间的重要安排,这将使提前召开墨西哥气候大会成为可能。

      我们认为,尽管大会未取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中国出于能源安全和碳排放压力的考虑,仍将恪守“到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消减碳密度40%-45%”的承诺。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低碳经济转型刻不容缓,而在接下来6个月内将要出台的低碳政策将成为重要催化剂。这些待出的政策包括:新能源发展规划、节能减排规划、新兴产业振兴规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各省碳排放指标条款、光伏上网电价政策、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智能电网规划等。这些政策或者单独出台,或者合并出台,将成为支撑中国转型低碳经济的系列重要文件。

      我们维持看好低碳板块,建议在大盘快速回调中积极配置,其中:(1)电动车产业链,看好直流永磁电机、锂电池的上游材料和镍氢电池的电池环节;(2)核电产业链,看好壁垒高、空间大的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和耗材;(3)IGCC清洁煤发电产业链,看好难度大的煤气化炉;(4)智能建筑产业链,看好节能材料和建筑节能系统;(5)智能电网产业链,看好智能变电站、柔性输电和智能调度环节;(6)风电产业链,看好产能转移、海上风电和风电场运营;(7)光伏产业链,看好高度垂直一体化。我们依次推荐:大洋电机、湘电股份、思源电气、国电南瑞、荣信股份、华光股份、红宝丽和嘉宝集团,建议关注海通集团、深圳惠诚、长圆集团和杉杉股份。

      

      仍将会有一系列针对房地产政策出台

      华泰联合证券:上周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规范土地出让收入分期缴纳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首次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我们认为这一规定标志着宽松的土地政策已经终止,开发商拿地的资金门槛提高会对“囤地”行为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进而有望帮助土地市场降温,同时也将使土地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大型实力开发商来说,拿地门槛的提高同样会降低资金杠杆能力,放慢资金周转速度。从地价和房价的互动关系上看,土地市场的降温将有助于改变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因而将促进开发商更加理性的定价。但如果明年房地产的信贷并没有实质性收紧,我们判断地价下降依然不会导致房价下跌,决定房价的主要因素仍然将是信贷。

      土地需求下降,判断短期内对住宅市场供应影响不大,但从中长期来看,此举将使得2011年上半年的供应会相对减少,到了2011年下半年会更为突出。此外,短期内同样对楼市成交量价直接影响将较为有限,但会对购房人心理预期产生影响。

      早在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出台政策严令实行土地出让金入库,2007年、2008年同样强调了土地出让价款缴清才可办理土地登记。此次《通知》再次重申这些政策除了鉴于目前部分地区收支情况混乱外,2009年土地出让收入可观亦是原因之一。对于土地出让金收支的规范刻不容缓,明晰土地出让金的流向,将更利于中央政府统筹管理。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此次《通知》的出台是对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关于“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政策的细化措施之一。我们判断接下来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仍将会有一系列具体政策出台,而政策重点应该是通过扩大供给进而抑制投机性需求。(编辑 姚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