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但有为 苗燕 ○编辑 衡道庆
周小川指出,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应该简单,控制通胀成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这个做法也在不少国家和相当一个阶段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在应对此轮金融危机的时候,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周小川认为,中国经济处于改革转轨期间,在市场化程度、货币政策的运作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方面跟发达国家不一样,也跟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不一样,所以没有采用单一目标制。
另外,考虑到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较高的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政策目标是相关联的;有些目标之间还可能有一些是相互冲突的,需要权衡;加之经济情况复杂,暂时还必须用比较复杂的思维考虑;因此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必须考虑多目标。
“我认为中国目前采用所谓 ‘四大目标综合平衡’的做法是合适的,对克服金融危机也是有用的,但也会在今后有不断的演变,还需要做很多的研究。”他指出。
谈及货币政策工具箱,周小川表示,从国际上来看,过去央行希望货币政策的工具尽量简化,主要集中在利率政策上。另外,近年来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强调与公众的沟通,强调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沟通和引导,把这个当作治理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东西。
但是他认为,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够成熟,很多投资者还没有经历大起大落的经验,所以央行如果特别强调与公众沟通这条可能还不够用。除了强调要简洁、沟通以外,我国还需要有更多一点工具来执行货币政策。
“回过头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用的是比别人多一些,比如存款准备金率,我们还是很强调它的作用,而国际上认为存款准备金率应该废弃,没什么作用。但我们还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占款和对冲的问题,所以存款准备金率是需要强调的。”周小川还指出,央行除了强调利率政策,还强调对利差进行一定的调控,这既跟转轨期间金融机构盈利能力有关系,也跟风险判断有关系。
他还表示,货币政策有一些工具即便现在不想用,但不要急着去废除它,可以把它放工具箱里。“平常还是擦一擦,打点油,不要让它用的时候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