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市场中人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2 2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司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0版:公司前沿
    合肥国有产权扎堆挂牌 5上市公司国有股谋退
    百年“朵云轩” 瞄上创业板
    收入靠堆 盈利靠补
    鼎龙化学怎闯创业板?
    海联讯何以“折戟”创业板
    公司简讯
    中国建筑参建
    广东台山核电站开工
    集中优势资源
    回天胶业深耕四大细分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联讯何以“折戟”创业板
    2009年12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正懿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全泽源

      

      海外上市搁浅、创业板又被否,深圳海联讯的上市征途充满曲折。其IPO遭否可能与应收账款较多、创业板特征不明显有关。

      从财务指标看,最近3年,海联讯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7%,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55.32%,产品综合毛利率基本保持在约30%。其间,只有2008年的盈利表现稍微逊色,但2008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也达16%左右。

      不过,与稳定的盈利能力相比,海联讯的现金流表现明显“落后”。从整体上看,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盈利8128万元,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仅为2568万元,二者相差约5500万元。

      出现巨大落差的主因是逐年增长的应收账款。数据显示,最近3年及一期,海联讯应收账款净额分别是3554.62万元、5830.9万元、6425.18万元、8658.36万元,分别增长64.03%、10.19%、34.76%,占当期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54.8%、53.1%、44.4%、50.5%。

      由于IT企业的行业特征,海联讯的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在93%以上。这意味着,应收账款成为海联讯的主要资产,几乎占据了一半的资产比重。尽管公司主要客户为电力企业,多数资金雄厚,出现坏账的可能性不大,但也难免让人捏一把汗。

      海联讯IPO被否还可能缘于其创业板特征不明显。在海联讯所从事的基础网络构建类业务、企业级一体化信息平台类产品、专业应用系统类产品三大领域,东软集团、北大青鸟,美林电子、清华同方等巨头林立,海联讯的行业地位及创新性并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