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产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8:书评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12 2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1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1版:艺术财经
    “后文人”水墨凸显当代艺术困境
    蓦然回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蓦然回首
    2009年1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邱家和
      张大千 瑞士雪山 北京匡时成交价5264万元
      ⊙本报记者 邱家和

      

      由于刊期的关系,这是本刊2009年度的最后一期。

      在这新旧交替的岁末蓦然回首,2009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年份:这一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史无前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冬”中开始,却在中国传统绘画迭创亿元天价的热潮中结束;前两年由中国油画、当代艺术以上千万美元成交而创造的中国艺术绘画拍卖纪录,被今年中国书画上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所打破。

      这样戏剧性的变化,不仅使许多人坚信,中国艺术市场已经“翻盘”而跨越了从跌到涨的拐点,更有人预期,中国艺术市场将开始新一轮的上涨周期。

      与2003年下半年骤然爆发的上一轮中国艺术市场的上涨周期相比,今年的行情可谓在似与不似之间:相似的是行情都以中国传统书画为突破口;不同的是不再有当年艺术品的普涨行情,而是高价精品独领风骚,众多资质平平的中低档艺术品不仅没有涨,成交率反而下滑。

      伴随这样一种触目惊心的两极分化行情的,是天价纪录节节攀升。正如北京匡时总经理董国强最近与记者朋友讨论市场行情时所指出的,那些在秋拍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拍卖业绩的公司,刚刚开完庆功会就要开反思会了,随后进行的拍卖会出现了更高的纪录。这种快速攀升的行情与上一轮周期相似,不同的只是上一轮的天价是破千万元大关,这一轮则是破亿。

      在似与不似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的成长与进步,也可以看到市场所蕴藏的风险:上半年春拍,我们报道了出手豪阔的“新买家”,在拍卖场上初试身手就直奔顶级拍品;下半年我们又指出了老面孔(十几年的老买家)在老地方买老东西(曾经露面甚至流拍的拍品)、只是价格翻了几倍十几倍的现象。其实新买家也罢、老面孔也罢,都说明有大规模的资金入场。即便是老面孔,所动用的还是新资金。

      如果2009年真是新一轮上涨周期的开始,那么这新一轮周期的本质特征已经昭然若揭:艺术市场在上一轮上涨周期的热身与预演后,正在经历真正的金融化、资本化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一方面市场趋于活跃而备受关注,一方面日益受到经济金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收藏市场蜕变为投资市场。

      记得在年初我们还在做2008年的年度盘点时,就早早传来了北京匡时与日本亲和拍卖公司合作、深入日本藏家圈挖掘海外回流精品的消息,现在回头看,他们在日本征集的许多拍品创造了优异成绩。而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在这方面也各有绝招。尤其是北京保利,借助拍卖尤伦斯珍藏,实现了从当代艺术到古代书画的华丽转身。拍卖公司正紧跟着市场的节奏在变化。这种变化,令我们对未来的2010年有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