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产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8:书评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12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书评
    披沙录
    张氏密码破解中国经济奇迹
    “云”与“钟”
    裂痕何以弥合
    当阚治东越过人生惊涛骇浪之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云”与“钟”裂痕何以弥合
    2009年1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启雯
      《互联网:碎片化生存》

      段永朝 著

      中信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评《互联网:碎片化生存》

      ⊙潘启雯

      

      笛卡尔去世之后近500年中,“科学=正确”、“科学=理性”、“科学=进步”、“科学=福祉”等逻辑和观点日益深入人心,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认识。然而,在电脑和互联网正在与社会发生剧烈碰撞时,依然秉持这种信条,并非没有一点疑问。

      当下互联网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可从“哲学”视野解读互联网的人文关怀,却一直处于“缺席”状态。段永朝的《互联网:碎片化生存》正是基于互联网时代主题碎片化的现实,“剥洋葱”似的一步步地揭开了作为工业化时代哲学基础的“笛卡尔逻辑”的历史局限。

      从物理的角度看,互联网的所有计算节点、连线和每一次计算过程无疑都是“钟”,即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归之为“0、1”两个字符,所有的计算过程都遵从清晰的算法约定。然而,从网民的角度看,互联网上涌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又怎么看怎么像“云”。但在这幅“亦钟亦云”的图像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玄机”:当商人和技术天才们将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定义为“云计算”时,他们脑子里出现的其实仍然是一幅“可控、清晰”的“钟”的图像,只不过这幅图像,对于外行来说看上去是“云”。

      另外,“作为技术的互联网”和“作为文化的互联网”也显示出巨大的背离倾向。“作为技术的互联网”改写了时空观,“作为文化的互联网”则通过“人肉搜索”、“病毒式营销”、“视频分享”等重新塑造着虚拟空间中自我和他者的行为。那么,“作为文化的互联网”在重新塑造网民行为时,其背后所继承和秉持的“逻辑”是否有问题?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这样描述:“作为技术的互联网”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只要商人们手里有“钟”,他们就会完全可以占据到一个“好点”,以便把世界造成一座大钟的同时保留自己“造钟人”的角色与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从私底下或许会认可“所有的钟都是云”的判断,但巨大的商业利益将使他们宁可采取“说一套做一套”的策略,表面上承认“云”,但实际上希望这些“云”最后都连接到自己造的那座“钟”上面。

      这个“大问题”的要害在于,“作为技术的互联网”(操控者立场)所秉持的笛卡尔主义逻辑与“作为文化的互联网”(网民立场)所秉持的彻底的“云”之间,将出现无法弥合的“裂痕”。在段永朝的思想语境中,这种“裂痕”正是互联网的“碎片化生存”,他觉得,那是电脑和网络技术深度嵌入现代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之后,人类社会对科技文明的一次彻底的“反叛”。借用托夫勒“未来三部曲”之三《力量转移》的话说,暴力与金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利用“知识”控制人类的时代已经来临——数字化、比特化、网络化,就是这场“知识革命”的外部特征,并且这种外部特征已经通过知识分子、传播工具的不断放大,更通过与财富、“媒介软暴力”的形式,内化为“未来的基因”。

      用卡尔·波普尔“三个世界”(物质世界为“世界一”,精神世界为“世界二”,知识世界为“世界三”)理论之“世界三”的概念来说,现今思想知识产品的创新已经显露出摆脱商业控制的某种迹象,并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而这种新型的“知识”,通过维基百科、视频分享、游戏社区等方式,早已客观地“潜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难以察觉的是,商业巨子们精明地将这些散落在互联网上由网民创造的海量知识,借助“云计算”、“云储存”手段,完全吸纳到自己的“云端”,然后再把这些“秩序化后的云”作为服务卖给全体网民。当商人们鼓励创新、吸纳知识时,当他们希望消费者们更方便地贡献智慧时,他们深知这符合波普尔“世界三”的含义,是真正的“云”;但当他们设卡收费、与竞争对手生死决战、将“客观知识”贴上私家印鉴时,其行为模式就滑落到了波普尔的“世界一”,即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完全符合“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世界的普遍规律”。在目前这个版本的互联网中,令人困惑和混乱的地方就在这里。

      那么,“云”与“钟”如何在下一个版本的互联网中弥合裂痕?现代科学始终存在一个如何解释“我”的问题。段永朝在本书中所致力的,正是回答这一悠远而困难的问题。虽然现代科学的发展完全是“笛卡尔式”的——这种哲学的有效性,通过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电脑与网络的诞生得到了极大的验证。但电脑与网络还是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未来哲学将不遵从“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值逻辑。它们与新的人类构成的“赛博空间”,将秉持完全不同的技术哲学——无论未来的技术哲学是什么,作者认为其基础至少包括两点:

      其一,共生。未来的互联网世界具有多个版本,这是网络世界的典型特征。个体可以拥有多张面孔、多个场景、多重人格,并可以在这种繁复的、多层级的生活间灵巧切换,而不致陷入困境。要达到这种状态,其哲学基础必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而是某种“共生逻辑”。

      其二,和谐。未来的互联网世界必然是不完备的,但因为多个版本而保持了丰富多样性。在多态的存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允许处于不同的层级、不同的社群、不同的情态。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必然有赖于和谐意识的普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