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年终报道·市场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市场趋势
  • A5:市场评弹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2009 12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财经海外
    亚洲最大航空企业濒临破产 股价跌破1美元
    10年后算账,专家被冤枉
    新兴市场热钱流入暴涨两倍
    俄将调整监管限制投机性资本
    俄罗斯预计2010年GDP增速将达3.1%
    切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 维护资本市场和谐发展(上接封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10年后算账,专家被冤枉
    2009年12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郑晓舟 ○编辑 朱贤佳
      ⊙记者 郑晓舟 ○编辑 朱贤佳

      

      岁末年底,记者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投行和财经媒体发布的明年策略报告,准备总结一些大行的观点,诸如看好新兴市场,或者看好科技股、医疗股的一些说法。

      不经意间,看到一篇总结财经杂志10年荐股的文章,文章总的观点就是:专家误人。该文章回顾了10年前《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推荐的10大股票,发现若是根据专家意见买入该投资组合的人,到目前都亏了三分之二以上。《华尔街日报》10年前的荐股中,科技股占了很大的比重。当然其中很多出现重挫,包括已经不复存在的MCI WorldCom和北电网络有限公司。

      这又让我想起著名的飞镖学说,该学说认为大部分基金投资犹如飞镖选股,甚至在年份不好的时候,比如2008年,90%的基金经理还跑不赢飞镖选股。

      专家真的误人么?其实这样简单的推论有点冤枉专家。

      专家荐股的时候,是在从该时间段出发的最优选择。我相信,无论是《华盛顿邮报》还是《华尔街日报》10年前在做投资推荐的时候,考量的时间长度都是一年左右,至多两三年的时间跨度,并非想到10年后人们要据此评价他们意见的优劣。

      其实,《华尔街日报》在10年前,已经把很大比重给予科技股,也说明专家意见的可靠性。当然,他们的推荐中包含了已经倒闭的北电和MCI。但是,这两家公司却是当时科技股的龙头。

      如果在后来之后几年,投资者能够秉承这样的理念,不断地投资科技股的龙头,比如后来的谷歌、苹果,那么投资收益必然是丰厚的。

      其实,《华尔街日报》每每刊登荐股意见时,并非单纯地给一个投资组合,而是由一整篇分析文章,如同我现在阅读的投行策略意见。的确,在最后他们会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实用性很强的投资组合,但是这个投资组合的产生是基于前面十数页甚至数十页的宏观经济和行业分析。如果忽略了之前的分析,而单看最后的结果,真是辜负了分析师的苦心和智慧。

      现在可以说说道琼斯通讯社刊登的“2010年该投资啥”的策略意见了。道琼斯说,“在明年的某个时间,美联储将开始加息。届时,我们会对债券感到担忧。因此我们已开始从债券中撤出部分资金,更多地关注短期债券,而非中长期债券,尤其是在公司债券方面。我们也关注大宗商品,随着利率的上调,美元可能会比目前走得强,这会对大宗商品产生影响。我们正在上调投资组合中国际股票相对于美国股票的比例。在两个领域,我们都青睐优质股,看好拥有良好资产负债表和稳定收入的公司股票。那些股票今年表现一直弱于大盘,在前景不甚乐观的情况下走势可能会更好。”

      但是我也不能写具体公司名字了。否则到了10年后算账,又被嘲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