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13:十大经济预测
  • 14:十大经济预测
  • 15:十大经济预测
  • 16:十大经济预测
  • 17:十大经济预测
  • 18:十大经济预测
  • 19:十大经济预测
  • 20:十大经济预测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市场评弹
  • A10:数据说话
  • A11:信息披露
  • A12: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10 1 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9版:市场评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9版:市场评弹
    股指期货 市场建设又一重头戏
    流动性行情
    能够走多久?
    谨慎情绪回归市场
    年初看流动性 年中看通胀
    行业报告精选
    最新评级
    个股超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流动性行情能够走多久?
    2010年01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大力 ○编辑 杨刚
      ⊙大力 ○编辑 杨刚

      

      去年12月份的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小小的行情,在汹涌的配置需求推动下,各期限的债券收益率都有所下跌。3-7年这一段的买盘最为活跃,而这恰恰是银行类机构配置的主要期限。其实,去年1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对债市可谓是大大的不利,但是市场依旧不理不顾继续往上走。我们相信,去年12月份债券市场的这波行情和股票市场的行情几乎是同源的,都是源自充足的流动性。

      既然如此“负面”的基础面数据都不能影响债券市场的行情,那么新年伊始的流动性是否还能够继续支持债券市场的上涨行情呢?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根基尚未稳固,我们相信,至少在上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尚不会有转向的可能。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愈发强烈,热钱的流入会进一步加剧国内流动性的泛滥。因此,从流动性的供给角度考虑,债券市场的行情是有基础的。但是,我们相信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会在一季度极大地影响债券市场。

      第一个因素是新一年度的信贷投放。由于宏观政策方面没有紧缩的意图,因此普遍预测2010年全年的信贷投放会达到7-8万亿元左右。而一季度是各家银行集中大规模投放信贷的时期,估计一季度至少有3万亿元左右的信贷投放数量。这将极大地分流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需求。

      第二个因素是资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特别是从股票市场来看,流动性、通胀预期与企业基本面的改善将会进一步推高股价,其中流动性将会成为主导股价的最主要因素。我们不是股评家,我们不能预测股票后市怎么走,但是股票市场的乐观情绪会对跨市场机构的策略产生影响。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这类资产管理机构会加大权益类投资的比例,降低债券类投资的需求。这也会影响债券市场的行情。

      唯一有利因素在于追求无风险套利的热钱,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这部分套利需求就会始终存在。但是,这些需求都受制于中美之间的利差水平。一旦美元加息,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利差缩小,这一部分需求也会大大的缩减。

      所以,我们认为,一季度的债券市场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只要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持续不变,这种压力甚至会持续到二季度。等到三季度的时候,CPI又该要触及3%的高压线了,加息可能会接踵而来,债市可能更加惨不忍睹。也难怪已经有研究分析在鼓吹,2010年的债市,还是要看四季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