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13:十大经济预测
  • 14:十大经济预测
  • 15:十大经济预测
  • 16:十大经济预测
  • 17:十大经济预测
  • 18:十大经济预测
  • 19:十大经济预测
  • 20:十大经济预测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路演回放
  • A9:市场评弹
  • A10:数据说话
  • A11:信息披露
  • A12: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10 1 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怀念同事徐崭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下半年或再逆转
    场外市场未必需要集中
    财政不堪公车之重负
    个人转让限售股征税利好中小板创业板
    日本超级计算机研发元气大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怀念同事徐崭
    2010年01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何 军
      ⊙何 军

      

      “在黑暗与黎明之间,你来不及道别。只留下,不舍的泪光”,这是徐崭留给同事们最后的文字。27岁正值青春的生命被病魔无情吞噬。我的MSN上,“Mr.shoe”将随着他的逝去永远显示为脱机。

      2010年1月2日,深度昏迷的徐崭凭借着微弱的生命力,坚持回到了他深深眷恋的浙江台州老家,下午,他就离我们远去了,带着对生的无尽渴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2008年7月,徐崭应聘进入本报,成为我的同事,他独到的思维、精彩的观点、前瞻的想法,常常能给我们很多惊喜,也让他显得与众不同。个子不高的他,虽然性格不太活泼,但突破能力很强,一些采访选题,当别的同事陷入困境时,他却常能打破僵局,找到线索。虽然到报社时间不长,但他采访的脚印已留在天南地北的多个城市,他的深度报道还获得了报社一等好稿。

      同事彭友依然清晰记得和徐崭一起去冷湖采访的情形。那是2008年9月底,上海正酷暑难当,西北青海却已是秋高气爽,从格尔木到采访目的地冷湖镇,沿途需要5个小时。在从冷湖返回的路上,已是深夜,繁星密密麻麻镶嵌夜空,不时还有一颗颗流星划过。记得徐崭途中休息时跳下车许了个愿,可我们已无法知道,他当时的心愿是什么了。从格尔木经停青海回上海的飞机上,他们瞥见了青海湖,瓦蓝瓦蓝的通透,那么的不真实,真好看。

      徐崭的发病很是突然,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去年5月的一天,他感觉身体不舒服,而且有点发烧,吃饭时还冒汗。当时正是甲流高发期,同事们都开玩笑地跟他说,赶快去医院检查吧,如果是甲流,大家还好一起隔离,休息一下呢。可就是这句玩笑话,对徐崭来说,却是噩梦的开始。

      当天,徐崭去浦东仁济医院检查,初步结果是白细胞比例过高,仁济医院要求他去瑞金医院复查,检查结果对于徐崭来说真是晴天霹雳,几乎与死亡画上等号的白血病已在他体内肆虐。

      记得晚上徐崭给我打来电话,说身体不太好,可能要休一个月病假。当时因为不知病情,我还没有意识到问题有如此严重,遂轻松地跟他说,好好养病,争取早日归队。

      由于病情紧急,第二天晚上,徐崭就住进了瑞金医院2号楼血液科病房。因为突然遭到如此大的打击,一贯坚强的徐崭显得有些消极,同事们陆陆续续的探望和多次的沟通,渐渐让他对战胜病魔充满了信心。随后的化疗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身体的各项指标都逐渐转向正常。

      因为身体情况允许,徐崭偶尔开始上上MSN了。

      我的MSN上最近两次跟徐崭的对话是2009年9月17日及29日。17日那天,徐崭跟我说,“病去如抽丝,但自我感觉还挺好”。29日那天,我们谈得比较多。因为对工作的执著和身体情况恢复不错,徐崭想10月底回来上班。我跟他说,身体是第一位的,报社随时欢迎你回归。他告诉我,“很感谢大家,生病后太多人关心我,很感激”。他还推荐给我一本谈中医的《人体使用手册》,说照做三个月,身体会健康很多,最后我们互祝中秋快乐。

      原以为国庆节后就能看到徐崭康复归来,万没想到,上天总是这样捉弄人。10月10日,徐崭母亲打来电话,说徐崭病情突然恶化,再度入住瑞金医院治疗。此次病情复发,对徐崭打击超过了第一次,在我们去医院探望前,他甚至都不愿意说话。

      稍后,几个同事一起去看他时,他已剃光了头发,还戴着口罩。我们站在病床边说了很久,他还是很沉默。突然,他摘下口罩,大声对我们说:“等我病好了,请大家吃饭!”然而,这个对自己的暗示和对大家的承诺,再也无法兑现。

      由于后续化疗效果不理想,多项指标都不能恢复正常,徐崭已做好了骨髓移植的准备,但上天没有再给他机会。今年1月2日上午,徐崭母亲打电话告诉我,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徐崭已深度昏迷。一个年轻优秀的生命即将逝去。

      徐崭走了,带着我们的祈福,带着他对人世间的留恋,带着他对双亲的感恩和愧疚,带着他对恋人的不舍,带着他对朋友的感激。

      祝徐崭在另外一个世界幸福!

      在徐崭入院和治疗期间,报社领导在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报社员工还自愿捐款。徐崭以前的同事、还有一些与徐崭只有一面之交的新华社其他同仁,甚至一些与徐崭素昧平生的基金经理从同事徐婧婧处获悉情况后,也慷慨解囊。

      (作者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