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进一步完善国土规划体系
总结发达国家国土规划工作的经验,一是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二是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三是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
2、加大对后进地区的教育投入
在现实生活中,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是一种正比关系,收入不平等的背后是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缺乏优质的教育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对后进地区教育的投入。
3、中西部地区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自然资源丰富对所在地区来说是一种比较优势,但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单一的产业结构,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束缚作用不断增强,就会步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延伸,形成多元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将自然资源静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并且将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促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4、强化“经济导向”,协调利益主体关系
地方和中央博弈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地方政府是“经济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当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评价指标。因此,地方政府在一些项目决策上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因此,中央政府应积极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创新,改变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健全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地方执行政策的机会成本,对执行政策给地方造成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实现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相统一、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1—9月各区域需求增长情况 单位:%
固定资产投资额 | 施工项目个数 |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 新开工项目个数 |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出口 | 进口 总值 | 总值|
各地合计 | 33.3 | 30.6 | 36.5 | 41.2 | 82.0 | 17.53 | -21.32 | -20.38 |
东部 | 26.3 | 21.9 | 27.5 | 31.3 | 69.3 | 16.51 | -20.00 | -20.98 |
中部 | 37.4 | 36.8 | 40.8 | 51.2 | 88.9 | 18.76 | -35.77 | -17.21 |
西部 | 38.9 | 33.4 | 45.3 | 41.1 | 89.1 | 18.99 | -27.14 | -16.02 |
东北 | 41.5 | 36.0 | 46.5 | 44.8 | 90.8 | 18.34 | -27.82 | -13.76 |
沪江浙 | 19.2 | 15.6 | 17.9 | 18.2 | 37.4 | 15.75 | -21.21 | -18.47 |
京津冀 | 49.7 | 49.7 | 41.5 | 60.8 | 143.9 | 17.31 | -28.89 | -29.23 |
广东 | 16.2 | 13.4 | 23.7 | 19.6 | 88.6 | 16.10 | -17.00 | -1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