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权证市场创立以来,在为上市公司拓宽再融资渠道的认购权证方面,发展似乎未达到预想效果。数据显示,有25%的认购权证未能在行权日实现融资功效。近来一些案例则表明,即便在上市公司密集释放利好的努力下,认股权证的融资效果仍不理想。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内地市场已经到期的认购、认沽权证共48份,其中前者29份,后者19份。值得关注的是,在已到期的认购权证中,有武钢、宝钢、上港、日照、中远、国安6只权证于行权日因成为或接近于价外权证而终致发行公司融资失败。
因此,单从融资效果上看,认股权证仅75%的成功率使其排在了增发、配股、发债等上市公司多种再融资渠道的末位。尤其是近一年来,在公司密集释放利好的努力下,权证融资的失败案例反而屡屡出现。
如去年9月25日正式谢幕的国安权证。截至最后一个行权日,仅有791万份国安权证行权,行权率不到一成,有多达8780万份因未行权而被注销,以去年9月17日最后交易日收盘价计算,该部分权证市值超过1亿元。同时,中信国安实现融资额不足1.4亿元,与17亿元的“预设”融资额相差很远。
又如眼下正在行权中的上汽权证。截至1月5日,上汽权证在前三天行权期内仅有385万份选择行权,尚有2.22亿份仍在等待股价回升后的行权机会。6日收盘,上海汽车股价已跌落至25.24元,较行权价26.91元仍有一段距离。7日将是上汽权证行权的最后一日,其市场表现将最终决定61亿元的融资计划能否完成。
另一方面,2009年以来,一批旧年权证先后到期,而新增权证仅有一只,这致使市场中可交易权证数从去年初的17只大幅减少至去年末的9只,其中除长虹权证外,剩余8只亦将在今年内“寿终正寝”。
目前,上汽、葛洲权证已先行进入行权期,其后,中兴、赣粤、石化等3只权证也将在一季度陆续到期。余下6只将在年内到期权证的融资前景可能也不乐观。分别来看,石化、宝钢、赣粤、国电等四只权证的正股价仍低于行权价;仅中兴、江铜两只权证还存在一定的内含价值。
以外,此前公布过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预案的上市公司有12家,最近一例是2009年6月20日的江淮汽车,而最早的则可追溯至2008年1月21日的中国平安。耐人寻味的是,上述12份预案中已有9份因审批周期过长而过期,余下三份亦未获得批文。由此,在行权热情缺失、供给几近断流等背景下,上市公司权证融资之路难度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