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版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户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1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1版:专版
    以管理促教育 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成效初显
    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
    制度已设计两套体系
    适当性管理
    为合格投资者制度奠定基础
    多数营业部创业板
    开户风险提示到位
    券商积极探索融资融券
    投资者准入制度
    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启迪“投教”工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启迪“投教”工作
    2010年01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欢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张欢 ○编辑 衡道庆

      

      自首批28家企业上市以来,创业板已平稳运行了两个多月。作为创业板投资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产品制度的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是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适当性管理工作可谓举全系统之力,由证监会亲自主抓,市场部、协调部及机构部全程参与组织工作,各地证监局、中国证券业协会及结算公司也紧密配合,确保了实施工作的有序进行。

      作为创业板的设立场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成立了由总经理和分管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小组,从规则制定、市场宣传、会员业务培训、实施进度推进、技术系统开发、业务合规检查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业务实施期间,深交所联合证券业协会、结算公司等单位,先后组织了14场培训及工作会议。此外,深交所还针对风险揭示书签署、交易经验查询、账户信息报送、技术系统准备等多个环节,先后发布了相关业务指引、通知、问题解答及工作简报,督促会员强化内部工作流程管理,改进账户信息报送与核查工作,严格业务人员违规操作行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依托行政监管力量保障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的同时,证券公司近年来在综合治理及账户规范上所做的前期工作也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与投资者证券账户息息相关,证券公司近年来通过综合治理、账户规范和合规制度建设,纷纷建立了账户管理系统,理顺了账户结构与管理流程,建立健全了与客户的沟通机制,全行业的账户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有了稳步提升。

      “让证券公司通过投教工作取得实效,让投资者从投教工作中获得受益,可以说是适当性管理工作给投教工作的最大启示”,相关负责人表示,“证券公司在前期账户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此次在适当性管理过程中对客户信息的更新、整理、风险评测,为开展客户分类服务、分类管理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完成了以前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对推进券商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揭示相关观念的形成,提升券商客户服务和管理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受益的并非只是证券公司,创业板适当性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广大投资者。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实质,是一场大规模的、有步骤的、深入全面的规范性投资者教育。通过适当性管理,使参与创业板市场的每一位投资者,都前往证券公司当面了解创业板相关知识,接受创业板投资风险教育,树立资本市场风险意识,推进买者自负观念的真正形成。

      从深交所对全国六城市投资者抽样调查结果看,认识到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风险、退市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的投资者占到50%以上,认识到创业板估值风险、技术失败风险和规则改变的占到35%,仅有1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清楚创业板的规则和特点。从实际情况看,仅有约3%的开通了创业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参与了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上市首日的交易,新股首日爆炒现象得到一定程度抑制,充分证明了适当性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与成熟市场有所区别的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特点是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散户为主,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占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相对小,多处于创业及成长期,在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其较高的风险特性也展露无疑。而随着今后资本市场各项制度、产品、业务的推陈出新,尤其是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同样需要投资者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因而有必要对创业板适当性管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运用,创业板是第一个。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在宽度、广度、深度上的不断拓展,新的产品将不断出现,有的产品确实需要特别地提示风险,从这次创业板引入这个制度的效果来看,今后可能还会在其他产品上引入这种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