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时娜 彭超 ○编辑 朱绍勇
“内地情结”浓厚
温天纳虽然在香港长大,在英国完成学业,但他却有着浓厚的“内地情结”,事业发展也一直和内地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早在1993年,在内地经济发展潜能还未完全显露时,他已经非常有前瞻性地将目光锁定了内地。那一年,主修国际金融学的温天纳怀揣硕士学位,从著名的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回香港加盟了当时非常活跃的渣打亚洲投资银行。
一进渣打,温天纳便面临方向选择,当时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有三驾马车:香港本土、东南亚和内地市场,选择哪一个呢?在当时,旅游胜地东南亚都受到不少投行人士偏爱。但温天纳选择了中国内地,尽管内地当时跟香港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
后来中国内地强劲的经济增长映证了温天纳的选择,开始了他与内地紧密相连的投行生涯。这或许就是投行家的天分所在,刚一入行,温天纳就表现了优秀的分析判断能力。
温天纳的内地情结来自家庭背景。他的父母分别来自广东和上海,虽然家庭早就由内地定居香港,但三地融合的背景使得温天纳从小就对香港、广东、上海三地发生的事情格外关注。而小学阶段他还曾两次到内地旅游,一路的见闻让他对内地充满了浓厚兴趣。
正因如此,温天纳从中学时代就开始留意中国内地的变化,并在父母的影响下学习了普通话。而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帮了他大忙。至今,温天纳仍很感激当年父母教会了他普通话,“在香港,我是头一批做内地企业融资项目的,当时行业内人还不多,后来内地经济崛起后,一些投行业人士因为不懂普通话在竞争力上大打折扣,而我就没受到影响。”
“在香港成长的人,从来没有人把自己看作香港人、英国人,都是中国人,但大部分是不看好内地的。”温天纳说,对于内地经济,他没想到发展速度会这么快,当时认为应当是在2050年才出现的繁荣景象,在2009年就出现了。
擅长重组的“公司医生”
温天纳最早是做内地公司在港上市及发行B股业务。谈及当初,虽然很艰辛,但温天纳记得更多的还是一些趣事。“当时大多同事对内地还比较排斥,有次去内地出差,一位同事甚至不敢搭乘内地的飞机。但我却觉得亲切。当时北京人民印刷有限公司准备发H股,名字里带‘北京’两字,感觉更‘红’一些,挺有意思的。”他聊起初入行时处理的一些内地企业融资项目,脸上自然地露出了微笑。
由于专业知识扎实,又有语言优势,温天纳在投行界如鱼得水。温天纳与他的团队曾处理过众多不同性质的大型国企上市、重组和改制等工作,也曾主导超过50多家国内外企业在香港及国内B股市场上市及债务重组。由于他领导的团队活跃于收购和并购、债务重组及企业拯救的工作,他被封为“公司医生”的名号。与此同时,又因为他在“壳资源”及“企业债务拯救”项目上成绩斐然,重组金额逾百亿港元,也有人称他为“重组王”。
2005前后那几年,温天纳的团队屡获最佳投资银行及券商等奖项。在2008年和2009年,温天纳更是被亚太(投融资)华人经济年会授予杰出金融界人士奖项,其言论及观点在资本界拥有总要影响力。如今,温天纳供职于招商证券(香港),担任其投资银行业务的主帅。
温天纳是一名勤奋的投资银行家。他笑言自己现在用100%的时间在工作,每天凌晨1、2点钟睡觉,早上7点起床,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工作和做相关的思考。
“投资银行在任何时候均需观察和准备好,待市场气氛稍一好转便马上把融资项目推出市场,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温天纳常常如此告诫自己和他的团队。
坚守投行的“猎人”
除了本职工作,温天纳还在多家媒体上有自己的专栏,最近还新出版了一本书《纳论中国投资大趋势》。“写作是在夜里,抽一两个小时,夜里清醒一些,有一些观点可以沉淀下来。”
另外,温天纳还有不少时间花在了推动投行界的专业教育上,2005年,他获委任为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座教授。温天纳说这完全出于兴趣和使命感驱动,他希望朋友们通过沟通,省却不少时间,避免走弯路。同时,他也认为,这项委任使他的视野可以突破传统投行的框架,从学者的角度去了解和分析不同的事情。
在媒体记者的眼中,温天纳是位友善健谈的采访对象。完全没有“资深人士”和“专家”的架子,而且你可以随时可以给他电话,即使当时不便接听,他也会在随后给你回过来,或者用短信回答你的问题。
一个细节是,在长达四个小时的专访里,温天纳讲得口干舌燥,但依然很有耐心地回答记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很细心,记者曾和温天纳共进午餐,无意中得知记者刚刚动过手术,在点餐时,他临时改变了主意,改以清淡为主,让记者大为感动。
正是由于以上的性格,使得他在业界拥有非常好的人缘,甚至在媒体圈,凡是跟他打过交道的,都对他称赞有加。这些,也正是一位成功的投资银行家所必需的。
温天纳认为,成功的投资银行家通常都有几个共同点:拥有广泛的人脉、努力工作,以及在保持高度专业性的同时不失商业弹性。
或许投行果真是最适合温天纳的工作,他换过很多公司,但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行业。他也很肯定地说,今后将会继续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商业银行是农夫,投资银行是猎人”,在温天纳的新书《纳论中国投资大趋势》中,他用猎人来形容自己的职业。猎人往往不爱太过安逸稳定的生活,喜欢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