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信息披露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数据说话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2010 1 15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评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市场评弹
    紧缩信号显现 股市恐难独善其身
    2010年
    汽车股的破冰之旅
    内银股内房股
    进入抄底倒数
    蓝筹是传说 题材更具活力
    行业报告精选
    最新评级
    个股超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紧缩信号显现 股市恐难独善其身
    2010年01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华林证券研究中心副总 胡宇 ○编辑 李导
      ●近期针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出台,说明政府对房地产资产泡沫化危害已有深刻认识,同时,随着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加大,货币政策阶段性紧缩迹象已经出现

      ●前期关于打击房地产泡沫的呼声不绝于耳,与此同时,股市也出现了鸡犬升天的现象,尽管市场整体估值不到30倍市盈率,然而,相比国际公司盈利水平,我国蓝筹股的市值水平有过高嫌疑

      ●考虑到市场估值、宏观政策及资金供求状况,中短期A股震荡加剧的可能性较大,且需要提防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

      ⊙华林证券研究中心副总 胡宇

      ○编辑 李导

      

      1月12日央行一声令下,上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的信号让全球市场都吓破了胆。随着欧洲股市、国际油价与金价大幅下跌,全球金融市场均对中国政策的调控信号反应强烈。

      随着13日A股大幅低开,多数市场参与者对本次央行的紧急调控似乎有些措手不及,市场是否会就此产生新一轮下跌,这个问题颇令市场困惑。然而,从市场角度看,上调存款准备金幅度虽然不大,但其释放的重要信号却不能不察,其将对资产泡沫的调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期系列政策表明

      货币政策趋紧缩

      去年年底,中央工作经济会议便已对2010年全年经济政策定调,即在为维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前提下,依然要保持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要加强通胀预期的管理。从中可以看出,随着近一个月以来针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出台,说明政府对房地产资产泡沫化的危害已有深刻认识,同时,随着央行近期不断加大正回购力度与提升央票利率的举措出台,货币政策阶段性紧缩迹象也已出现。而在2010年新年首周的5000亿元信贷增量超预期变化,更是导致央行上调准备金利率的这一重拳出手的直接原因。

      资产泡沫泛起

      房地产首当其冲

      我们知道,近一年以来,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中国市场出现了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泡沫潮,许多大城市平均房价涨幅超过100%,高房价不仅使得民间消费受到较大抑制,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关于打击房地产泡沫的呼声不绝于耳。与此同时,股市也出现了鸡犬升天的现象,尽管市场整体估值才30倍市盈率不到,然而,以占25%权重的银行股和中石油均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值规模,这样的水平其实已不低。相比国际公司盈利水平和整体实力,我国蓝筹公司的市值水平有过高嫌疑。以中石油为例,一家市值超过3800亿美元的企业,其盈利不足125亿美元,而同样的美孚石油以283亿美元利润拥有3400亿市值。同样可以看到,在市净率排名中,排名全球前4位的均为中国上市银行。可以这样说,相比国际市场,目前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不低。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市场估值水平离6000点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但很显然,当时与现在的境况不一样。沪指在2007年10月创出6000点水平之际,正是中国经济体处于高速发展之际;而从历史比较看,2007年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也处于历史高位。然而,对比2007年来看,当前2010年已今非昔比。

      抑制房地产泡沫

      A股或将受到波及

      随着中央对房地产和资产泡沫所出台的针对性措施的加大,在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同时,不妨看看股市估值是否也会随之下降。很显然,一些数据表明中国房地产泡沫已严重影响市场正常需求。可以说,中央近期针对房地产泡沫各项措施的出台已表明中央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的决心和英明,因而,广大老百姓对于房地产泡沫的治理发展势头心存期望。同样的道理,对于股市泡沫的治理,也需要坚定信心。随着市场创新与新股融资的加速,A股市场资金供给状况将会逐步出现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以银行业融资为例,按照今年信贷投放10万亿规模来算,以银行业核心资本充足率5%计算,那么,今年银行消耗核心资本达到5000亿元,如果上市银行占据其中70%的话,那么,上市银行至少需要融资3500亿;如果明年放款达到7万亿,那么,预计将消耗3500亿的核心资本,对应的上市银行将有2500亿的融资需求,因此,合计在一起,今明上市银行的融资需求将达到6000亿左右,如果加上农行的上市,合计整个银行业融资需求是比较大的。

      综合来看,考虑到目前市场估值、宏观政策以及市场供求状况的发展,即使未来经济的变化仍存在较强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目前A股市场出现继续调整的可能性仍然较大,需要提防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