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信息披露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5:专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专版
  • A9:基金·专版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IB开户今起暂停 券商业务资格全体重审
    测试,倡导股指期货知识准备
    胡俞越:中小投资者且慢参与
    刘纪鹏谈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硬指标挡住风险
    参与股指期货门槛设定 投资者需“三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测试,倡导股指期货知识准备
    2010年0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钱晓涵 ○编辑 闵卫国
      ⊙本报记者 钱晓涵 ○编辑 闵卫国

      

      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发布后不久,记者就接到多家期货公司营业部老总的电话,说不少客户抱怨股指期货知识考试比较麻烦,因为“不碰书本好多年”;有人觉得只要规定50万的投资门槛就行,根本没必要搞出这么复杂的考试。

      有客户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毕竟人总是嫌麻烦的。营业部老总叹完苦经,转身立马认真组织开户测试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不该把监管部门推出股指期货知识测试视作故意给投资者入市增加难度,而应该看成为提倡一种“学习”文化、鼓励投资者“先了解,再投入”;测试的根本目的在于督促投资者切实了解股指期货知识,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股指期货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市场,并不适合普通散户参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推出,就是希望具有相当的资金实力、一定的投资经验和股指期货知识准备的投资者入场交易。通过股指期货知识测试,可以促进投资者在测试前的准备和参与测试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与股指期货相关的各项知识,做好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知识准备。与此同时,通过股指期货知识的测试,期货公司可以有效地评估投资者对股指期货这个产品的认知程度,严格控制风险源头,降低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投资者因盲目入市而带来的意外损失的风险,以达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股指期货市场平稳运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