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信息披露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5:专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专版
  • A9:基金·专版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8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14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4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如何认识融资融券的市场影响与趋势
    开放融资融券
    需提防信息老鼠仓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对冲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开放融资融券需提防信息老鼠仓
    2010年0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亚夫

      

      种种迹象表明,融资融券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了。

      从时间节点看,融资融券应早于股指期货先行先试,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大约还需要3个月时间,因此融资融券必须在最近的3个月内率先破题。在这样的时刻,人们不禁要问,当融资融券的闸门打开之后,最值得关注的是什么?社会公众投资人的利益到底怎么做,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比较而言,最值得关注的恐怕是信息透明度问题,尤其是信息老鼠仓这个还没有被人们特别关注的现象,恐怕是日后影响证券市场有效体现“三公原则”的最大障碍。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推出融资融券之后,证券市场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质量要求更高了。据测算,融资融券交易对标的证券的信息灵敏度,要远远超过其他证券品种。比如,按照单只标的证券融资余额可占其可流通市值的25%上限来计算,无论是受利多还是利空消息影响,标的证券的融资交易量最大时都可增加25%。

      这是什么意思?通俗地讲,便是作为标的物的某个股票如果传出特大利好,投资者就会采取融资的方式买入这只股票;如果传出特大利空,投资者就会采取融券的方式卖出这只股票。而无论是买空或是卖空,其融资量或融券量最大时都可以做到这只股票可流通市值的25%。也就是说,投资者可以根据可靠信息,利用一定的信用杠杆来进行买空卖空操作。

      而这样做的成败关键是什么?是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对称性。这“五性”中如果缺少任何一性,都有可能造成判断失误,酿成巨大损失。因为在融资融券交易中,只有信息的真实可靠,才会加快标的证券的信息传递,提高价格形成的效率;反过来,如果信息是虚假的或不完整的,则有可能误导投资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就讲到了第二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信息传播了。而正是在信息传播方面,目前存在的种种离奇现象和一系列隐患,是许多社会公众投资人意见最大,又感到无能为力的地方。

      要点破这个谜局,得先把信息的谜团分成两类:一类是真实的信息,一类是虚假的信息。对于虚假信息,大家或许有比较明显的直觉;对于虽然真实但在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对称性方面存在问题的信息,人们也许并不那么容易认清其危害了。尤其是信息老鼠仓问题,更隐蔽,更难以为人们所察觉。因此,在推出融资融券之后,其危害性也更大,更不能忽视。

      具体来讲,有关虚假信息,现在主要是通过博客、股吧,以及一些打擦边球的沙龙、讲座等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证券信息。这些信息或采用牵强附会,或采用突出局部、放大利弊的手法,甚至捧出一些“名嘴”来“指点江山”,放消息、做预言,以此来吸引“眼球”,忽悠一些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尽管这类信息不在主流,但有时也会制造交易噪音,影响市场的平稳运行。

      而比虚假信息治理更复杂的则是那些虽然局部真实,但在传播上有种种缺陷的信息。这类信息的传播,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意为之的缺陷性信息,另一种是意有所图的缺陷性信息。而信息老鼠仓正是利用了这种传播上的漏洞,以此来牟取非法暴利。

      先说所谓无意为之的缺陷性信息,那是指一些由于技术原因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做到绝对完整、及时、有效和对称传播的信息。比如,在公司管理层、大股东与社会公众投资人这三角关系上,永远是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要比社会公众投资人对公司的情况有更透彻、更早一步的了解。这个问题,其实是需要通过设置一定的事后补偿机制来解决的。

      另一种不能让人容忍的是意有所图的缺陷性信息。这种内容上虽然真实,但在传播过程中,有意在搞差别化策略,利用信息传递不对称手法,排挤对象,造成自己的博弈优势,是相当一部分公司和机构投资者在与社会公众投资人进行博傻时惯常使用的手法。特别是那些利用信息不对称手法,向特定人群进行利益输送的主事者,已经构成了典型的信息“老鼠仓”,严重违反了“三公原则”。

      在融资融券即将开闸的时候,把信息透明度问题提出来,是要提请大家注意这里面存在的漏洞。因为,通过信息不对称进行利益输送,以及信息老鼠仓问题,都将是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成功实践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