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10 1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0版:公司·融资
    中国“母基金”时代将来临 6000亿温州民资待收编
    去年PE市场整体回调
    后期再现泡沫需警惕
    新十年中国创投机会何在
    关于督促会员单位尽快完成唐钢股份跨市场吸并余股补登记工作的通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去年PE市场整体回调后期再现泡沫需警惕
    2010年01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叶勇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叶勇 ○编辑 全泽源

      

      从数据看,受金融危机影响,整个2009年,创投市场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出现了整体回调。然而,值得特别关注的是,2009年后期,在中国经济强劲回升下,股权投资界尤其是PE界,重泛巨大泡沫。

      

      去年VC/PE市场整体走低

      在创业投资领域,2009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整体走低,不及2008年的繁荣景象。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募、投、退情况较2008年均现不同程度回调,全年新募基金数和募资金额双双出现回落,人民币基金则因其日益凸显优势而成为募集主要力量;投资总量大幅下挫,人民币投资异军突起,赶超外币;投资行业格局颠覆,传统行业投资总量跃居首位,一改往日广义IT独领风骚的局面。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09年,中外创投机构共新募集基金94支,其中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金额为58.56亿美元;从投资方面来看,共发生477笔投资交易,其中425笔已披露金额的投资总量共计27.01亿美元。

      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情况类似,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募资、投资在2009年呈现出负增长,进入行业发展低迷期。截至12月31日,2009年共有30支可投资于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资金129.58亿美元,比2008年全年募资额锐减78.8%。同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大陆共投资了117个案例,投资总额达86.52亿美元,比2008年全年投资金额下降9.9%。

      

      多因素催生巨大泡沫

      金融危机没有让国内PE泡沫降下多少温度,但是,经济回升却能让PE投资重泛巨大泡沫。对此,业界人士感觉十分明显。一位北京地区的本土PE合伙人十分感慨地对记者说,去年下半年,他去上海看一个还不错的项目,因为是朋友介绍的,企业家没有“忽悠”他,提出按12倍的PE接受融资,他认真考虑了一下,觉得还需要考察考察,当时就没有答应。然而,过了不到一个月,他再次给企业家打电话时,企业家告诉他,已经有机构按照15倍的市盈率投资了,本来只是想试探一下,等着对方还价,没想到对方一口应承下来了。由此可见,对于那种“白马型”的PE项目,行业泡沫已经十分严重了。

      这显然让那些一贯以谨慎为上的PE投资机构感到十分失落,一方面不认可这种过热的做法,另一方面却无能为力,因为你不投资,自然会有人投资,最后的结果就是钱在手里头不出去,面临LP巨大压力。

      毫无疑问,这首先是缘于创业板开闸对直接股权投资资本带来的巨大刺激作用;其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并注入资金。2009年的股权投资界已经有些“大杂烩”了:券商系大把赚钱、银行系高调出击、本土民间人民币基金大量涌现……

      创业板造富神话继续,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收盘,共计59家企业申请创业板已过会,16家企业创业板首发申请被否。过会的59家企业中,42家已确定发行价。其中36家已上市,总市值达到1610.08亿元,流通市值为298.97亿元。42家企业共募集资金246.96亿元,其中超募资金达149.52亿元,超募资金占原募集计划的153.4%。

      同时,新设股权投资基金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09年12月,共有18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目标募资金额35.79亿美元,基金数目较上月多了8支,总体规模增长了8.42亿美元。而本土新基金显然占据主流,在12月设立的18只基金中,新增本土基金数目达13支。

      火爆的创业板和大量本土资金的进入使得市场重泛巨大泡沫并不难理解,因为很多进入者更多是财务投资者,为追求创业板上市的巨大套利空间而进行的PRE-IPO投资。长期来看,仅仅赌创业板上市的风险有多大?这恐怕值得所有PE机构深思。